山地古建筑防火特点及其对策.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DQS58-MG198)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DQS58-MG198) 山地古建筑防火特点及其对策 山地古建筑防火特点及其对策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火魔成为这些宝贵遗产可持续的重大威胁之一。特别是山地古建筑,受环境的影响,起火原因复杂,消防扑救困难,一旦失火,损失难以挽回。因此,有必要对其防火特点及措施作深入的研究。   1、山地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1.1、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梁、柱、楼板、屋顶大多属于可燃物,一旦失火,结构构件很快失去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垮塌、烧毁。特别是许多寺庙建筑,由于宗教的原因,在室内往往有许多装饰和布幔等悬挂物,这些悬挂物都是易燃品,火灾时常成为火势垂直蔓延的导火带,使大火迅速向空中扩展,燃烧速度快、火势凶猛、难以控制。   在有些地区古建筑仍使用木材作燃料,入冬之前会存贮大量劈柴、树枝作过冬之用,而此时空气干燥,更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1.2、起火原因复杂   山地古建筑具有一般古建筑的火灾原因共性,如香客不慎引起大火,烟头纸屑,电器失火等,还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山火和雷击。   大多数古建筑都与民族、宗教有一定的关系,如寺庙建筑。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许多寺庙香客盈门,这就无疑增加了火源管理的难度,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如1984年云南筇竹寺华严阁大火即是由于香客燃香焚纸后离去,晨风吹起火种,引燃桌围等丝织品,火焰沿着帐幔扩张,最后使建筑及一大批历史文物毁于一旦。   古建筑的电器设施都是后期添置的,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得各种线路及灯具都直接暴露在外,电线直接敷设在木结构表面上的情况屡见不鲜,不断增加的用电器使线路负荷增大,加上年久失,线路老化,很可能引起过载、发热,甚至引燃与其毗邻的可燃物。如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即是由于照明灯泡安装接触不良形成短路,以致线路过载、发热,使绝缘层燃烧,从而引燃吊顶布料,继而木椽及其它木质构件相继着火。   山地古建筑往往处于深山老林,地偏人稀,四周又被林木杂草环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山火和森林火灾往往成为古建筑受到的外部威胁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选址往往依山就势,建筑常常位于山脊或山坡之上,而这些地方往往是易遭雷击之处,若建筑防雷稍有疏忽,就可能使古建筑成为雷击的对象,从而引起火灾。   1.3、疏散困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古建筑通道狭窄,一旦失火疏散人流拥堵,易造成重大伤亡,如重庆歌乐山渣滓洞,近30米长的楼层只有一个不足1米宽的楼梯,白公馆楼梯也十分狭窄。   1.4、消防扑救困难   1.5、火灾损失大 山地古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建筑本身就是古代物质文明与文化的载体,再加上许多古建筑藏有经书、画卷等,一旦付之一炬,将无法再现,损失无法计量,也无法挽回。   2、山地古建筑的防火对策   2.1、提高古建筑的耐火性能   对于木结构建筑,可采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提高其耐火性能。对于悬挂物,在不影响其质地、色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阻燃处理,以减少火灾荷载,防止火势竖向扩展。   2.2、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其照明等设施往往是后期添建,多数是明设,容易电线老化,应及时检查,一旦发现,及时更换,特别是要在灯具的选用和线路的敷设上,都要考虑其对木结构建筑的影响。设置必要的探测、报警系统,及早发现和扑灭初期火灾。   2.3、完善灭火设施   有城市消防系统依托的古建筑应在不影响建筑内、外形象的条件下设置消防管网和自动灭火系统。对于不具备自动灭火条件的山地古建筑,灭火设备以配置灭火器为主。灭火器应按时检查,及时更换,保证其随时能投入使用。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置灭火设施,如沙箱、消防水池等。有些可以结合景观设计利用喷水池、养鱼池作消防水源。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河流、小溪等,作为消防水源,如重庆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利用山间小溪,作为消防水源,以弥补市政供水缺乏,这些河流小溪经过一定的设计,既可以作为消防水源,也可以作为环境景观的一部分。个别地方可以利用地形、地貌收集场地雨水,贮作灭火之用。   2.4、设置防火隔离带   为防止外部失火殃及古建筑,应在古建筑外围作防火隔离带,去除杂草、灌木、并经常清除枯叶树枝等可燃物。   2.5、作好古建筑防雷   山地古建筑应结合建筑造型装置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对于已设避雷设施的,应定期检查其接地是否牢靠,接地电

文档评论(0)

131****10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