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参考].docx

常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参考].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毫针刺法技能操作规程 【意图】 选用不同类型的金属毫针影响人体必定的腧穴, 以谐和气血、疏通经络, 然后到达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意图。适用于各种急、缓慢疾病。 【用物预备】 医治盘, 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运用的毫针, 0.5%碘伏, 棉签, 棉球, 镊子, 弯盘, 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办法】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道周围, 右手持针, 用拇、食、中三指挟制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适合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 夹住针身下端, 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外表方位, 右手捻动针柄, 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饱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 右手持针, 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心刺入。此法首要用于皮肤松懈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 如腹部的穴道。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 右手持针, 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首要用于皮肉浅陋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进针视点和深度 2.1 视点: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外表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外表呈90度角左右手笔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外表呈45度角左右手歪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陋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适合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 是针身与皮肤外表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 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 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纪、病况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 宜浅刺;肌肉饱满者, 宜深刺。 2.2.2 年纪:小儿及年迈体弱者, 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 宜深刺。 2.2.3 病况: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 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饱满处的腧穴, 宜深刺。 行针根本办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必定深度后, 将针身说到浅层, 再由浅层插到深层, 以加大影响量, 使部分发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必定深度后, 将针身大起伏捻转, 起伏愈大, 频率愈快, 影响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 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 即为“得气”, 阐明针刺起到了效果。 补泻办法 4.1 补法:进针慢而浅, 提插轻, 捻转起伏小, 留针后不捻转, 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 提插重, 捻转起伏大, 留针时刻长, 偏重复捻转, 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 影响强度适合, 提插和捻转的起伏中等, 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 携至床旁, 做好解说, 获得患者协作。 帮忙患者松开穿着, 按针刺部位, 取合理体位。 选好腧穴后, 先用拇指按压穴道, 并问询患者有无感觉。 消毒进针部位后,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 选取适合的毫针, 一同查看针柄是否松动, 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 术者消毒手指。 根据针刺部位, 挑选相应进针办法, 正确进针。 当刺入必定深度时, 患者部分发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 即为“得气”。得气后调度针感, 一般留针10~20分钟。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 亲近调查有无晕针、滯针等状况。如出现意外, 紧迫处理。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 右手持针柄渐渐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 敏捷拔出, 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顷刻, 防止出血。最终查看针数, 以防遗失。 操作完毕, 帮忙患者穿着, 安顿舒适卧位, 收拾床铺。 收拾用物, 偿还原处。 【留意事项】 患者过于饥饿, 疲惫、精力过度严峻时, 不宜当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 气虚血亏的患者, 进行针刺时办法不宜过强, 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妇女怀孕3月者, 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3月以上者, 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 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为时, 若非为了调经, 亦不该针刺。 小儿囟门未合时, 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害后出血不止的患者, 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 不宜针刺。 6.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 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留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 若直刺过深, 都有伤及肺脏的或许, 使空气进入胸腔, 导致创伤性气胸, 轻者出现胸痛、胸闷、

文档评论(0)

朱素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