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一部分 制 药企业溶媒回收的特点
1、溶媒的特性复杂、使用的溶媒品种多、企业大多不知道怎么重视,我国的生产同样产品的溶媒消耗大多数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1)溶媒的基本物性 - 特殊
医用酒精,乙醇(75%)在手背上(35℃)的情况:
挥发性 约 12 kPa
其它溶媒达到同样的挥发性的温度
甲醇: 18.5 ℃
乙醇: 32 ℃
丙酮: 4.8 ℃
二氯甲烷: -9 ℃
丁醇: 67.7 ℃
乙酸乙酯: 24.2 ℃
丁酯: 65 ℃
难以达到较高的收率,造成消耗高、成本高,环境保护压力大。 ;(2)废溶媒的组份复杂性
废溶媒:
主要组份;
混溶媒;
溶媒的分解物、
反应的付产物、
降解物、
色级、
糖份、
蛋白、
菌丝
等杂质
处理过程较为复杂。;(3)废溶媒回收的能耗高
由于没有把溶媒回收的作用看的透彻,以致没有把化工、石化等行业的先进的分离技术应用到溶媒回收过程,造成能耗居高不下,想降低,但没有合适的办法。
化工类企业:我国的能耗是国际先进水平的2-6倍
许多装置仍为间歇过程;
没有充分利用装置本身的余热;
没有充分利用不同装置之间的温差。;(4)废溶媒回收量大,提高溶媒收率价值巨大
1% 的回收率相当的价值
100 t/d,相当于3.5 万t/y×1%=350t×1万元/t=280万元
40 t/h, 相当于32万t/y×1%=3200t×0.3万元/t=960万元
;第二部分、提高溶媒回收水平的途径
1、提高装备的水平-采用先进的溶媒回收设备:
先进的回收塔技术:高效塔板、高效填料等
合适的换热器
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提高溶媒回收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
;青霉素生产废酸水塔、丁醇回收塔改造与设计
原废酸水塔大多为泡罩塔或筛板塔,存在的问题多为,处理能力小,一般为16 t/h左右,丁酯收率低,设备易堵塞,操作周期短。
采用CTST进行改造或设计后,塔径不变下(D1500):
处理能力可提高到100%以上,能力达到 30t/h 以上;
溶媒收率由90%提高到98%以上;
并延长了操作周期。
在丁醇回收塔中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处理能力,单套能力在 10t/h 以上,并且提高了收率。
已在 华北制药、石家庄制药、中润(内蒙)、山东鲁抗、哈药、大同阿拉宾杜、利君沙等成功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溶媒的回收收率,降低了溶媒消耗,减轻了环境污染。
;2、采用先进的工艺过程
间歇精馏过程 ?连续精馏过程,减少中间环节
采用先进的精馏技术-萃取精馏技术
恒沸精馏技术
变压精馏技术
膜分离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
用于:
(1)溶媒回收量大
(2)溶媒含量复杂:乙酸乙酯-甲醇
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各部门SOP(餐饮部、财务部、客房部、营销).doc VIP
- 湖北襄阳东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开招聘2人(必考题)模拟卷及答案.docx VIP
- 普传(POWTRAN)变频器PI500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湘教版)3.1.3 简单的分段函数.pptx VIP
- 废旧轮胎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监理实施细则(1).doc VIP
- 纤维素制乙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申请新建格式备案范文.doc VIP
- 噪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两万部连环画免费下载 - 网链之家.docx
-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点评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