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考纲分析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绍兴中考卷已经连续几年考查这一知识点了。 1 用“/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 3 处) ( 3 分)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2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 分)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 3 处,停顿处用“/”隔开。(3 分)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二)解释什么叫句读 因为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 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 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三)句读的重要性 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 (1)趣味断句 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儿子, 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 人不得干预”后来老头儿一死,家里就像炸开锅了,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 (请学生思考) 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 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具有一双慧眼, 把这纷扰的古文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2) 《吝啬的财主》: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萝卜不可少(3) 《机智的客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四)经典例题,感悟断句,总结方法。 例1: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 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例 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 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例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岁。 (参考答案: 例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 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 ‘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 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名词、对话、对称、虚词) 例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总分) 例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 呼万岁。 (顶真) 请学生总结刚才面对断句时是如何抽丝剥茧,使自己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 让学生把方法讨论一下。 (五)断句妙计: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归纳。 文言文断句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 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 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 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 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2)、找虚词,定句读 ①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 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 “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 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 而”等

文档评论(0)

xiedenglo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