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pptx

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肺炎 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 版) HAP/VAP 指南更新背景 •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于 1998 年 颁布了我国 第一部 《医院获得性肺 炎( HAP )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近 20 年 巨大 变化 • 病原谱及其耐药变迁 • 特别是 MDR 病原菌感染增加医疗负担和病死率 • 重症监护技术和理念的不断更新 • 呼吸支持、肺康复 • 新的证据积累: • 抗感染药物、临床检查和微生物检测技术、 PK/PD 指导下的 抗菌药物优化、防控理念等 2 •为提供适合本国的临床诊治建议,需要我国更新HAP/VAP指南 英国美国欧洲 日本中国 •2014-NICE•2016-IDSA/ATS•2017-JRS•2017-ERS•2018-CTS HAP/VAP 指南更新背景 3 方法流程 主要内容 主体结构 要点特色 工作流程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感染学组牵头,历经近两年时间 – 2015 年 10 月启动 指南修订工作 – 按照新指南章节确定编写小组及其负 责人, 形成每 个部分 初稿, 由总执笔人负责汇总并修改 – 迄今共进行了 18 次现场工作会议 ,其中 5 次学组全体 会议, 11 次 核心工作组 会议(其中 5 次为闭门写作 ) , 2 次学组外专家 意见征 询会议 – 和美国( Metersky 教授)、日本(河野茂教授)、加拿大( Mandell 教授)等各国指南执笔专家面对面讨论,深度交换意见 – 迄今 八次大修 – 推荐等级 投票 证据等级 等级 I (高等级) 等级 II (中等级) 等级 III (低等级) 推荐等级 A (强推荐) B (中度推荐) C (弱推荐)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修订 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RCT );权威指南;以及高 质量系统综述和 meta 分析。 有一定研究局限性的 RCT 研究(如无隐蔽分组、未设盲、 未 报告失 访 ); 队列研 究 、病 例系列 研究 、 病例对 照研究 。 病 例报 道; 专家 意见 ;无 临床 资料 的抗 菌药 物体 外药 敏研 究。 该方案绝大多数患者、医生和政策制定者都会采纳。 该 方案 多数 人会 采纳 ,但 仍有 部分 人不 采纳 ,要 结合 患者 具体情况作出体现其价值观和意愿的决定。 证据不足,需要患者、医生和政策制定者共同讨论决定。 第一部分 定义 第四部分 病原学 第七部分 治疗 主体结构 第二部分 流行病学 第五部分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八部分 预防 第三部分 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第六部分 临床诊疗思路 附件 对其他问题的认识 与建议 主要内容 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 •指患者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创 机械通气,未处于病原感染的 潜伏期,且入院≥48h后在医 院内新发生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 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 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48h内 出现的肺炎也属于VAP范畴。 第一部分 定义 • 医疗机构相关性肺炎 (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 HCAP ) – 本指南 不将 HCAP 作为 HAP 的一个独立类型 • 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 ( ventilator-associated tracheobronchitis , VAT ) – 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 48 小时后出现的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 – 表现为发热、气管内吸引物细菌培养阳性,但胸部影像学无新出 现或进行性加重的浸润影 – 不建议将 VAT 作为特定类型的临床诊断而启动抗菌药物治疗 第一部分 定义 发病率 死亡率 HAP 呼吸科普通病房0.9% RICU15.3% 22.3% • VAP • HAP发病率总体上呼 9.7%~48.4%, 或 耐药病原菌感染死亡率显著升高 (1.3~28.9)例/1000机 械通气日 吸监护室高于普通病房 全因死亡率 21.2%~43.2% MDR或PDR菌归因病 死率高达 38.9%~60.0% 第二部分 流行病学 第三部分 危险因素 和发病机制 宿主因素 非宿主因素 高龄、误吸、 基础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 免疫功能受损、 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失常、 严重创伤或头部损伤、 电解质紊乱、贫血、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 长期卧床、肥胖、吸烟、酗酒等 ICU 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有创性操作,特别呼吸道有创性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