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岑参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高适和岑参边塞诗异同
本文是关于 岑参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适与岑参都是边塞诗人的代表, 二者风格有着怎样的异同点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适和岑参边塞诗异同, 欢迎参考阅读!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时期的两位诗人, 以写边塞诗著称。 他们的名字常被后人并列提及,是谓“高岑”。 两人都很幸运,赶上了“开元盛世”;又都很不幸,碰上了“安史之乱”。两人还都曾背井离乡,辗转于长安、洛阳两地,以求仕途升达;又都不堪卑躬屈膝、为五斗米折腰,转而投笔从戎,征战沙场。他们都有冲天的斗志,豪迈的气概,他们都有乐观的气度,宽广的胸怀,笔端一点,就将阵中凶险、塞外苦寒化作催人奋进的诗篇。
他们的边塞诗都带有时代的烙印, 具有共同的特点: 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悲壮慷慨的风格。
一、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高、岑的边塞诗中,始终都洋溢着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怀。高适“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志存高远。岑参“万里奉王事 , 一身无所求。”“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功名只向马上
文学分享
有关岑参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意气豪迈。他们都抒发了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但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差距, 他们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叹:“谁怜不得志 , 长剑独归来。”“早治安边计,未尽平生怀。”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 报国立功的情怀始终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和创作。
二、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如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士兵们“铁衣远戍辛勤久”,远离家乡和亲人,即使是妻子儿女哭断肠, 仍然义无返顾地走向战场,是他们无情吗?不!因为这是在“破残贼”,是在保家卫国。爱国主
义是催促他们踏上征程的动力, 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号角。 战斗的条件异常艰苦,“山川萧条”“大漠穷秋”,他们依然斗志昂扬,英勇战斗。将领的指挥无能和草率轻敌,导致士兵身陷重围,使得“力尽关山未解围”,但他们没有放弃,仍然“杀气三时作阵云”,欲与敌
人决一死战,以死殉国:“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 ”“岂顾勋”再一次升华了士兵的爱国境界。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着力描写边塞广漠“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 ”的恶劣环境和奇险战况,描写将士们“风头如刀面如割”的艰苦生活以及敌势凭陵和唐军千旗万鼓、 惊天动地的军威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 歌颂了将士
文学分享
有关岑参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们浴血战斗、死节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突出表现盛唐边塞将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题。
三、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
宋人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明人胡应麟
也说:“高、岑悲壮为宗。”“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军。”“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在他们诗中表
现出来的为国建功的理想抱负使人感受豪壮, 而这种理想抱负在现实
追求中的挫折和失落, 又使人感到悲凉, 奇险的大漠风光使人感受雄
奇壮美,将士们经受的劳苦艰辛又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惜,奋勇杀敌、
尽忠报国的气节使人感受崇高, 血染沙场、骨埋荒野又使人感到沉痛,
对和平生活的强烈渴望使人向往美好, 人们不得不为此忍受离乡背井、
无尽思亲又令人愁肠欲断。这些诗中,既写出战争中的雄壮,更写出
战争中的悲苦,这种壮和悲的并存,崇高和沉痛的纠结,造成了高、
岑边塞诗悲壮的氛围和格调, 给人悲壮的情感体验。元人辛文房说高、
岑诗“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
高适、岑参边塞诗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家庭背景、人生际遇的不同,造成了二人诗风的不同特点:高适悲壮而深刻苍凉,岑参悲壮而昂扬豪迈;高诗叙事、写实、议论,思想深刻,现实主义气息浓厚;岑诗写景、描写、抒情,富有艺术个性,浪漫主义色彩突出;高适直抒胸臆,语言朴质;岑参寓情于景,语言瑰丽,想象奇特。
下文主要从选材立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高、岑边塞诗的不同点。
文学分享
有关岑参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一、选材立意的不同。两人虽同为边塞诗人,同以“边塞”为题,他们在选材立意上却有质的差异。
高适的边塞诗所蕴含的沉厚的思想内容和感情, 较岑参而言是比较复杂的。高适诗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 而岑参的诗则显得比较单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