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导论:Chapter_3b.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辐射日总量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 冬至 21 * 理想的大气环流? 22 西方古代商人们常借助信风吹送,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这一点导致Trade wind 有时候被译成“贸易风”,但这是望文生义,是不对的。Trade这个词并非现代英语中贸易的意思,而是来自中古英语,相当于path、track的意思。所以,trade wind原意是“在常轨上的风”的意思。 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仑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原来,这是信风帮了他们的大忙。 信风对于船只的航行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太阳总辐射沿纬度的分布 23 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 EQ 高空 N 24 * 三圈环流 25 三圈环流 26 27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作用; 地球自转作用; 地表性质作用; 地面摩擦作用。 28 太阳辐射作用 29 地球自转作用 30 地表性质作用 31 真实世界 一月平均风场和气压 地面 32 七月平均风场和气压 地面 真实世界 33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34 * 热质说曾用来解释热的物理现象。此理论认为热是一种称为“热质”(caloric)的物质,热质是一种无质量的气体,物体吸收热质后温度会升高,热质会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到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穿过固体或液体的孔隙中。 热质说是历史上关于热的本质的一种错误理论。这个学说认为热是一种自相排斥的、无重量的流质,称作热质或热素。它不生不灭,可透入一切物体之中。一个物体是“热”还是“冷”,由它所含热质的多少决定。较热的物体含有较多的热质,冷热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热质便从较热的物体排入较冷的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同时为止。一个物体所减少的热质,恰好等于另一物体所增加的热质?。 拾遗-0 35 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1643-1727)爵士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 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拾遗-1 36 1824 年,卡诺(Sadi Carnot,1796— 1832)发表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篇不朽的论文“关于热动力的见解”(Reflections on the Motive Power of Heat)。尽管他的论证依据(用“热质”守恒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所提出的原理(即卡诺原理, 它与工质的性质及热本质的学说无关)是正确的。 卡诺原理指出了热功转换的条件及热效率的最高理论限度,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卡诺原理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标志着热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拾遗-2 37 * * 在1840 年— 1850 年间,焦尔(James Prescott Joule,1818— 1889 )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了热功当量;焦尔— 楞次(Joule— Lenz)定律,则进一步把这种当量关系扩展到电热现象。 1842年,梅耶(Robert Mayer,1814— 1878)在“量热学”现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梅耶公式;并把比热差公式中气体常数的热学单位,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pv/T)中气体常数的力学单位相比较,得出热功当量关系。 1847 年,亥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 1894)采用不同的方法,证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如热量、电能、化学能,与功量之间的转换关系。热功当量的发现, 彻底摆脱了“热质说”的束缚,为热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扫清了障碍;使“热量”的能量属性及“热的机械论”得到公认,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热功当量的建立, 在热力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拾遗-3 38 1848 年,开尔文(Lord Kelvin,原名Wi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