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悬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悬灸技术
悬灸是采用点燃的艾卷悬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利用艾的燃烧热量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是传统灸疗方法的一种。悬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可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一、基本操作方法
悬灸的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见图1):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退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中、示两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以防止烫伤。
图1温和灸示意图
2.雀啄灸(见图2):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由上而下移动速度较慢,接近皮肤适当距离时短暂停留,在病人感觉灼痛之前迅速提起,如此反复操作。一般每穴5~10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烫伤。
图2雀啄灸示意图
3.回旋灸(见图3):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2cm高处反复旋转移动进行灸治,使皮肤感觉温热而不灼痛,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图3回旋灸示意图
悬灸是最常用的灸疗方法,容易操作,安全有效。三种操作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结合运用。
二、常见疾病的悬灸治疗技术
(一)胃脘痛(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胃脘痛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多由情志不畅、肝失疏泄、饮食失宜、寒邪犯胃等原因,致使胃气不和或脾胃虚弱而引起。临床表现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不同的证型有不同的疼痛规律和特点以及不同的兼症,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本技术多适用于寒邪犯胃和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
【治则】和胃止痛。
【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操作】
1.取穴: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等。
2.中脘、胃俞、脾俞先用旋转移动的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足三里可沿胃经往返移动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中脘穴用单点灸,其余穴位用双点灸。都要灸至局部皮肤起红晕为止。
3每次取2~3个穴位,每天一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后间休息2~5天,共3疗程。
【提示】
1.注意调节情绪,忌忧思恼怒。
2.注意饮食宜忌,忌生冷,忌辛辣,忌烈酒,忌煎炸,忌饥饱失常。
(二)痛经(原发性痛经)
痛经为从月经初潮开始,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经色紫暗、夹有瘀块,伴腰酸或其它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但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多由寒凝胞中、气滞血瘀所致。可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活血通经。
【方法】回旋灸、温和灸。
【操作】
1.取穴:关元或归来、次髎、三阴交等。
2.关元或归来先用旋转移动的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次髎可在两侧次髎穴往返移动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三阴交可沿脾经往返移动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关元用单点灸,其余穴位用双点灸。都要灸至局部皮肤起红晕为止。
3.每次在下腹部、骶部、下肢部各取1个穴位个穴位,每天1~2次,止痛为止。
【提示】
1.悬灸技术对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对于继发性痛经应当结合治疗原发病。
2.对原发性痛经一般1~2次即可缓解疼痛。若要不再发作,可在月经周期经前2~3天开始施灸,每天1次,每个周期3~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三)亚健康调理
亚健康状态多由长期疲劳、精神紧张、不良情绪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常常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易于疲乏;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烦躁易怒、心烦意乱,惶惶无措,悲观失望;不易入睡,夜寐不安,梦幻纷纭,醒来仍觉疲乏;食欲下降,胃口不佳;自汗、盗汗、经常感冒等等。本症多由长期疲劳、精神紧张、不良情绪等原因引起。诊断本症以上诸症不必悉具,暂无统一标准。
【治则】调和阴阳。
【方法】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
【操作】
1.取穴:体力不支,易于疲乏者取关元、足三里;情绪低落、心情沉重者取脾俞、神堂;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者取百会、心俞;烦躁易怒、心烦意乱者取肝俞、心俞;不易入睡,夜寐不安者取百会、神堂;食欲下降,胃口不佳者取中脘、脾俞、足三里;自汗、盗汗、经常感冒者取大椎、膏肓、关元。
2.腹部、背部的穴位先用旋转移动的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足三里可沿胃经往返移动回旋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灸百会穴先用雀啄灸3~5分钟,再用温和灸;任脉、督脉的穴位用单点灸,其余穴位用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