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开课目的主要内容授课和考核方式开课目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普通海洋学知识基础上,详细介绍中国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以东太平洋一隅五大海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以各区域水温、盐度、密度、环流、潮汐、海浪、风暴潮、水色透明度、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主要内容。开课目的本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承上启下承上——与海洋学的区别与联系海洋学:全球海洋物质组成、性质与运动时空特征;介绍地转流、Ekman风海流、密度流、西边界流等基本理论; 区域海洋学:某特定区域的海水性质、运动规律特征,如极地、日本海、中国近海;应用普遍规律,判识区域特征。目的:掌握四大海区海水性质、运动规律主要特征;巩固海洋学知识,强化地学概念,学会应用已有知识对新现象进行解释。开课目的 启下——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陆地、海洋遥感、信息处理与图像识别——以遥感手段获取信息,提取信息,认识海洋特性与运动时空规律。 海浪——微波散射计潮汐、水位——卫星高度计 水温——AVHRR红外 水色——MODIS、SeaWiFS 气象要素与气旋——气象卫星海洋调查——采用现场观测为主的手段获得海洋水文和生物化学要素目的:通过完成讨论,查阅资料,了解他人应用遥感手段认识了哪些海洋学过程。开课目的专业内:从事中国近海研究——必备的基础知识(知其然)从事其他海区研究——“事虽殊其理则一也”(知其所以然)专业外:生活常识、专业背景开课目的渤黄海以何处为界?(第二章)黄河入海口的河海界线是何种水文现象?(第四章)开课目的台风生成和移动路径有何规律?(第三章)1713 天鸽1714 帕卡开课目的台风生成和移动路径有何规律?(第三章)1713 天鸽1714 帕卡开课目的台风生成和移动路径有何规律?(第三章)1822山竹开课目的天津潮汐每天几涨几落?三亚呢?为什么?(第六章)同样是沿海城市,天津纬度高于青岛,为何天津号称没有春天,青岛却是避暑胜地(第一章、第四章)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海区地理第三章 海区气候第四章 中国近海水文要素第五章 中国近海的水团和环流第六章 潮汐与潮流第七章 海浪第八章 非周期性水位第九章 海冰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描述性内容为主要知识点,地学的理学特性以机理为经,以海洋现象为纬,建立知识体系教学安排与考核方式共40学时:讲授15次,30学时;学生讨论4次,8学时;复习、答疑、考试2学时。教材:孙湘平,《中国近海及毗邻海域水文概况》,海洋出版社,2016学生讨论题目:共26题,3-4人1组;考核:平时成绩 50%, 随堂测试:作业:出勤:讨论=2:4:1:3期末笔试(闭卷) 50%。教学安排与考核方式随堂测试:雨课堂,下课前5分钟,当堂内容,以客观题为主作业:共5次,大体上内容:格式=7:3出勤:雨课堂未打开试卷记一次缺勤教学安排与考核方式课上讨论内容:形式:讲授=4:2:3内容,结构完整,逻辑性强,可以在题目范围内选择一个问题深入分析,避免泛泛而谈形式:清晰的表述内容,生动直观,避免大段文字讲授:熟悉报告内容,脱稿,面向听众,声音清晰洪亮,回答提问简明扼要讨论过程中的提问占10%,要求每人至少提问1次,超过1次的按数量和质量额外计分教学安排与考核方式/s/1G4glvswJVrcokD1M7jkTtQ 提取码: p6em第二章 海区地理1234海区划分与海底地形海底表层沉积物分布海岸、海峡及岛屿中国沿岸入海的主要河流教学要求掌握中国近海主要海区划分、地形地貌与沉积类型等主要特征掌握主要海岸类型与特征,主要海峡与海岛区位了解海岸带定义与海岸带开发现状;掌握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辽河等主要入海河流河口位置及水沙特征第一节 海区划分与地形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北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北面和西面: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面:朝鲜半岛、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南面: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北东—南西弧形分布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海域。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第一节 海区划分与地形渤海东中国海East China Sea黄海中国海China Sea东中国海East China Sea东海南中国海South China Sea中国海China Sea南海台湾以东海域渤海:深入中国大陆的浅海位置 37°07′N~41°00 ′N ,117°35′E~121°10′E界线 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岬经庙岛群岛至 山东半岛北部的蓬莱 角连线形态特征 形似一个葫芦状,南北长约480km,东西宽 300km,面 积约 7.7万km2组成辽东湾: 面积3.6万平方公里渤海湾: 面积1.75万平方公里莱州湾: 面积6966平方公里渤海中央区: 渤海主体部分渤海海峡区:南北宽约100余公里,其间庙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