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级主题0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docx

2022年中考物理二级主题0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年中考物理二级主题0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精讲+精练)(学生版+解析版)

二级主题0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精讲) 一、主题概述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是“物质”这个一级主题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当中的一个二级主题。这部分科学内容在教材里分布比较散,渗透几个章节里,但却是其他知识的基础。中考中不是重点,但也会出现在中考卷中,一般情况下,每份中考卷中都有题出现。学生要想考出高水平成绩,这部分内容要认真学习。 1.在知识方面:(1)考查学生能否用图片、文字和语言粗略描述分子、原子模型的基本特征及大致尺度,是否对常见的物质在结构的认识上初步达到分子的水平。 (2)考查学生对原子核式模型的初步认识,即能否用语言、文字或图形粗略描述原子结构模型。 (3)考查学生能否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考查的重点不是知识本身,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量级的数据,但要求会识别、比较、排顺等。例如,能否按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大致的尺度排序。在过程体验方面,从学生对物质空间尺度的粗略认识,表现学生是否达到“领悟与反应”的要求,即人类对时空尺度的认识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科学探索的进展,也表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客观事实。 2.在过程体验方面:(1)重点考查学生是否“经历”查阅有关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历程的资料的过程。学生在完成此项任务过程中,是否了解人类走过的“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夸克粒子的发现”等典型历史事实。是否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是否达到“领悟和反应”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的作用。 (2)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属于过程体验领域,重点考查学生是否“经历”查阅相关信息的过程。能否用如“地心说”“日心说”“万有引力”理论基础和“飞出地球”等典型实例说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是不断深入的。通过学生完成此项任务,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述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3.中考试题里,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这个二级主题反映出的知识内容,在题型上包含:填空题、选择题;一般来讲,整套试卷涉及的题型有1个;在分值上分别是:填空题2分左右、选择题2分,需要说明的是整套试卷每年考查这个二级主题蕴含的知识分值在1分—3分左右。在考查重点上有:(1)按照尺度大小把物体排列出来,(2)考查物质组成等,(3)还可以考查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以及所付出的牺牲精神给人们的启迪。 二、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主题内容评价水平层次说明 评价水平层次 评价目标 标准要求 评价水平 知识性目标 技能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 了解 认识 理解 独立操作 经历 认同 内化 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 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 ▲ 3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 ▲ 4.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主题内容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现有: eq \o\ac(○,1)电子 eq \o\ac(○,2)原子核 eq \o\ac(○,3)原子 eq \o\ac(○,4)分子 eq \o\ac(○,5)生物体 eq \o\ac(○,6)地球 eq \o\ac(○,7)太阳系 eq \o\ac(○,8)银河系。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下面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eq \o\ac(○,8) eq \o\ac(○,6) eq \o\ac(○,7) eq \o\ac(○,5) eq \o\ac(○,4) eq \o\ac(○,3) eq \o\ac(○,1) eq \o\ac(○,2) B. eq \o\ac(○,8) eq \o\ac(○,7) eq \o\ac(○,6) eq \o\ac(○,5) eq \o\ac(○,4) eq \o\ac(○,3) eq \o\ac(○,2) eq \o\ac(○,1) C. eq \o\ac(○,5) eq \o\ac(○,4) eq \o\ac(○,3) eq \o\ac(○,2) eq \o\ac(○,1) eq \o\ac(○,8) eq \o\ac(○,6) eq \o\ac(○,7) D. eq \o\ac(○,1) eq \o\ac(○,2) eq \o\ac(○,3) eq \o\ac(○,4) eq \o\ac(○,5) eq \o\ac(○,6) eq \o\ac(○,7) eq \o\ac(○,8) 【例题2】如图所示为卢瑟福提出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