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的民间故事传说大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莒县的民间故事传说大全 日照莒县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日照市莒县城西,距县城8公里,莒县、沂南、沂水三县交界处,336省道从此经过,海拔298.9米,处莒西平原尽头。浮来山有三峰,北为“佛来峰”,西为“浮来峰”,南为“飞来峰”,三峰鼎峙而又拱围相连,唯东面略微开敞。三峰名称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神话传说。 早时有一部地理传说《琅琊乡音》曾介绍浮来山的由来:远古时代,神仙浮丘公驾鹤来到还是洪水泛滥的的莒地,适逢一山自东海而来,于是用道法定住。因是水上漂浮而来,故名以“浮来山”,又唤作“浮丘”。又有一片树林随波而至,也用仙法定住,唤作“定林”。浮来山与老神仙道号相同,浮丘公认为有缘,便以此地为道场,修身养性。后来有一条黑龙在浮来山附近为虐,被浮丘公移山而来,压在山下。龙头再山前,化为卧龙泉在今定林寺前,龙尾在山后,化为龙泉在今朝阳观附近,以此向百姓谢罪。这座山便被称为“佛来峰”。再往后,又从南海飞来一山,即“飞来峰”,三峰鼎力,便成为现在的“浮来三峰”。 在浮来山可以饱览一处世界之最——名誉中外的“天下银杏第一树”,此树有“活化石”之称,高26.7米,干围15.7米,遮荫覆盖面积900平方米,盛夏时节每天需要吸收2吨左右的水分。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小生,他喜好游山玩水,来到莒县的时候,听当地人讲,浮来山有一棵银杏树有八搂这么粗,觉得挺好奇的,就想亲自来搂搂试试,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细雨,有一位上山进香的小媳妇倚树而立,暂避风雨。在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这位小生只好从小媳妇的一侧量起,搂了七搂又拃了八拃,那小媳妇仍然没有挪动,这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打趣的问:你忙了半天,又搂又拃的,这树到底有多粗?小生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这棵树有“七搂八拃一媳妇”这么粗。他把小媳妇作为一个计量单位算了进去。 浮来山虽无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庐山之秀,但却以它清雅灵秀之丰姿、得天独厚的名胜古迹和源远流长的福寿文化,吸引着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 莒县的东莞有个六七百户人家的大沈庄,据说大沈庄一定沈姓人家很多,可出乎所料,竞没有一户姓沈的,全村只一姓——刘。 大沈庄亘古以来是刘姓庄,所以最初叫刘庄。不知在哪朝哪代上,刘庄有一家因为家境贫穷,不能糊口,夫妻俩携儿带女下了江南。在江南一处场院屋子临时安了家。又不知熬到哪一辈上,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刘勰。刘勰自幼聪明好学,只可惜家境太贫,无钱请先生教书。 一天,一老僧化缘来到刘家门前,见刘勰生像不凡,才分过人,后来必有大处,便嘱咐刘家好好供刘勰读书。可怜刘家糊口都不能,哪有钱供他读书?老僧见状摇头叹息。最后,征得刘家同意,把小刘勰带到寺庙里抚养。 小刘勰言语不多,记忆力惊人,只要老师教过的书,会是自然的;有时没教的他也会,真是出奇。刘勰六七岁上,老僧觉着肚子里的墨水全磕了筐子,你说把那老僧喜得,他不嫌路远,从四面八方为刘勰请高师、求书文。就这样,刘勰十五岁上就把天下的书读了个遍,墨水饱饱地喝满了肚皮。 后来刘勰考上了一个什么小官。刘勰无心当官,倒有心读书写文章。整天读,写 ,一气写了《文心雕龙》五十篇文章送给师父看,师父说“好文章”;送给文友看,文友也说“好文章”。刘勰决定把书献给朝廷。 一日,刘勰将五十篇文稿用包袱包好,背在肩上,奔京都而去。一路之上,爬山过水,风餐露宿,好歹来到了京城。刘勰献书心切,哪还顾得饥渴,更不管自己的衣着打扮,就打听着向皇宫走去。你想想,皇宫那是随便去的地方吗?他来到皇宫外,早被把门的看见了,别说他进门,就是离门近一点也休想。把门的听说刘勰进宫见皇帝,便呵斥道:“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你叫花子进的吗?,说着,就将刘勰往远处推。刘勰并不恼火,一本正经地说:“对!我没找错地方,我是来向皇帝献书的。把门的看刘勰蓬头垢面,衣着不整,身背一破包袱,好似癫汉,哪里肯信?接着,就把刘勰连推带搡,拥到了远处。 刘勰多日劳累,连饥带饿,哪撑得住他们一阵扯拉,一下子倒在墙旮旯儿便迷昏了过去。不一会儿,一位白发银须的清气清头儿从这里经过,看见刘勰,便走了过去。细看刘勰,一派文人相貌,就喊醒了刘勰,问明了来历。那老头从刘勰的包袱中取出一本书,仔细翻几页,口中啧啧称好,便对刘勰说:“就你这文才何愁献书不上?”就你这身打扮,这样进法,是进不了宫的,就是进了宫也见不到皇帝,就是见了皇帝,也不一定稀罕你的书。我给你想个办法,你只要见着沈约就好办了。他是当朝文士,最喜欢有文才的人,又受皇帝宠爱,不如先见沈约。”这老头把沈约每天什么时间进宫廷,坐什么样的轿,从什么地方路过说了个明明白白。授意刘勰,一定把沈约的轿拦住,让沈约看书。 第二天一早,刘勰背着书稿等候在沈约进宫的路上。不错,沈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