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考模拟政治.docx

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考模拟政治.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考模拟政治 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同学的言行符合孝敬父母要求的是( ) A.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了就是孝敬父母 B.规规矩矩地按照父母设计的路走 C.尽早外出打工赚钱,替父母减轻负担 D.感受父母的关爱,从点滴小事中孝敬父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孝敬父母的认识。孝敬父母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A观点绝对,是错误的;B父母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所以B观点错误;C作为中学生,必须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所以C观点错误。 答案:D 2.海塞说:“教师比其他东西重要,他们可以教导青年明辨是非曲直,可以做青年的楷模,可以引导他们信仰真理,服从教育精神。”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 B.教师拥有的知识肯定比学生丰富 C.教师应该成为青少年的朋友 D.教师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师的重要性的认识。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教师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其中ABC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3.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日本名城“奈良”免遭轰炸作出过巨大努力,从而使它成为今天的历史城市和国际观光城市。而梁思成的一位亲人就牺牲在当时日本侵华的战争中。这说明( ) A.梁思成敌我不分 B.尊重和保护其他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C.梁思成对日本很有感情 D.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怎样对待不同文化的认识。材料中梁思成对日本名称的维护,是尊重和保护其他民族文化的表现,体现了开放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其中AC观点错误;D观点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4.俗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 ) A.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B.在待人接物中语言的使用会产生天壤之别的心理效应 C.语言能决定季节的变化 D.礼仪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解析:本题考查文明交往礼为先相关知识。材料中的这句俗语说明了在待人接物时,不同的语言会给他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B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C说法错误。 答案:B 5.“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 A.学会宽容 B.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扬长避短 D.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宽容的认识。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比计较他人的过失,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因为他计较的少”,可以看出具有宽容的品质和美德,所以正确答案选A。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下列古训与“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蕴涵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③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所以要诚信做人,其中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段话表明( ) A.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平等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C.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D.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真实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的认识。材料中宪法规定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体现了公民权利的一致性,其中ACD观点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8.某班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中,小法官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邓某因与同学许某发生口角,在班级微信群编造许某偷盗他人手机﹣小法官:“邓某诽谤侵犯了许某的名誉权,应赔礼道歉” B.金某因弄丢曾某的篮球,放学后被曾某强行用绳捆绑手脚,逼迫金某给钱﹣小法官:“曾某非法拘禁金某,侵犯了金某的人身自由权” C.《重庆晨报》未经本人允许,头版刊登重庆一中文理双状元采访时的合影﹣小法官:“该报刊未经本人同意,侵犯了状元的姓名权” D.初中生小朱因学习成绩差,爸爸让他留在家里帮忙照看生意﹣小法官:“爸爸的做法侵犯了小朱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的认识。其中A观点正确,侵犯名誉权的表现有侮辱行为和诽谤行为;B非法拘禁他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所以正确;C未经他人同意,使用他人合影,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所以错误;D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所以爸爸的做法侵犯了

文档评论(0)

151****7744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杭州余杭浦振装饰工程队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30110MA2KEBRJ2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