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崂山的民间故事传说
崂山华楼宫梳洗楼上有一株仙桃树,不知何日,有桃落在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中,终日被水浸渍。在崂山山下有个于家下河村,有农户于守坊,生有一女,名更。其女“容止庄静,生而好洁,性婉顺”一日,其女与众女伴游玩梳洗楼,于泉水中捡得此桃,看起来不过平平常常一颗桃,且由于长时间浸润在水中,桃子的下面已经有些烂。于姑娘用泉水将桃子洗净,让与众姐妹,看到烂桃一颗,大家谁也不吃。最后仙姑自己吃下了。回来的路上,天降雨。众姐妹纷纷打伞遮雨,唯有于姑娘一人身上干干净净,未曾淋湿,一直到家据传有神灵为其打伞遮雨。
自华楼一游归家后,于仙姑不再吃饭,也很少喝水,终日打坐。缘自梳洗楼之仙桃也。女大当嫁,渐渐,父母看于姑娘到了成婚的年龄,为其说媒。
塔铭是这样记载的:“长为议婚,则私于母曰,儿此生无尘世缘,强之嫁,即速之死矣,父母不听”,婚期日近,“仙姑遂日夜闭目坐,不语亦不食,惟饮清水少许”。一个大活人,长时间不吃不喝,他父亲急了:哪有血肉之躯不吃喝而不死的,难道是我的德行不够,招致我女儿身上出现邪祟之事吗?而于姑娘从此“不饮水”,两日后忽然开口对他妹妹说:“父母恩今生难报矣”,说罢跏趺而逝,年仅二十三岁。
三天后根据佛教的礼仪为其殓,令乡邻惊奇的是,于姑娘“体软而轻,貌如生”,太不可思议了,“乡邻惊异,呼为仙姑”。大家决定立祀建塔以纪念仙姑和这件事情,可是他的父亲不同意,最后还是建成了。原塔修建于1923年,可见于仙姑应是民国初年仙逝。朋友,你听过仙姑塔的传说吗?时至今日,仙姑已乘风而去,一位迷途小书童来到仙姑塔
青岛崂山区北宅西南有一座高山叫五龙山,最高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中,它海拔高度为401米。在山半腰的悬崖上,青灰色的花岗岩裂缝中有一个扁圆的洞口,由于周围树林茂密,不到近处是很难发现的,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五龙洞。
五龙山下有一个村庄叫五龙村,从村西向南进入一条弯曲的山涧,穿过荆棘密林,沿着陡峭的小路,来到一个大石崮下,踩着人工搭建的石梯,手脚并用,爬入洞中。洞口外小内大,最高处有2米多,弯弯曲曲的有20多米深,洞体的形状非常相似一条蜿蜒的巨龙。此处山洞在崂山所有自然形成的山洞中是最具特色的,也是最大的,它是由于火山岩浆凝固经冰川运动自然形成的洞穴。
在雄伟壮丽的崂山,凡是风景秀丽、景观奇特的地方,就有美丽的传说,景观独特的五龙洞也不例外。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五龙山北面是一个很大的谷地,谷地中土地不少,水源充足,只是由于每年夏天山洪瀑发,洪水乱窜,给当地村民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老百姓非常贫困。
在谷地西面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村子叫王家沟,村南头有一户王姓人家,夫妻二人都40多岁了,还没有子女,种着几亩山岭薄地,勉强的维持着生活。有一年夏天麦收,他们在地里割麦子,中午炎热,夫妻二人所带的水喝光了,丈夫拿着水瓢到山涧里舀了些泉水递给妻子,水中漂有一条小虫谁也没有在意,误认为是一截草棍,妻子喝了丈夫用瓢盛来的山泉水,从此后就怀孕了。
经过十二个月的怀胎,生下一个小女孩,皮肤黑黝黝的,模样不俊,起名叫丑嫚。丑嫚长大后,力气很大,帮助爹娘种地,像挑水、推车的活儿,样样都行。她经常帮助邻居的孤寡老人,虽说长的丑,却深的乡亲们的喜爱。眼看已经过了二十岁了,还没有找到婆家。
有一年腊月,王家夫妻二人准备到集上买点过年的东西,临走时吩咐女儿说:“好好把家门看好,不要外出,喂好鸡鸭。”说完二人便走了。
晌午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位化缘的道人。他大约三十出头,身穿一件破旧的道袍,手拿一个铜铃,生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他来到丑嫚的家门口便问道:“家里有人吗?”丑嫚听见问话就走了出来。道人对丑嫚施了一礼,说:“姑娘,我是从崂山白龙洞来的,洞中神像倒塌,我到四乡挨户化缘,筹集善款,重修白龙神像,好保佑咱们崂山的地方风调雨顺,请你们家也捐点钱吧。”丑嫚对道人说:“父母不在家中,我们家穷,没有钱,实在对不起。”道人说:“姑娘,既如此就算了。只是我现在又渴又饥,麻烦你让我到你家中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一下我就走。”丑嫚腼腆的看了道人一眼,不好意思的说:“你是出家人,我是女孩子,我父母又不在家,我怎么能让陌生人进屋呢?要是让人看见多难为情,你还是另外到别人家吧。”道人转身要走,丑嫚四下看了一眼,见村内静悄悄的没有人,就对道人说:“出家人开口求人不容易,你就进来吧。”道人进了屋,姑娘让其坐下,然后就刷锅烧水,热了一点现成饭端给道人。道人吃饱了,喝足了,站起身,向姑娘深深地施了一礼,说:“姑娘,谢谢你!你不认识我了?”丑嫚说:“咱们初次见面,我怎么能认识你?”道人说:“姑娘,我是崂山白龙洞中的小白龙呀!你忘了咱们二十年前所订的誓言了,我整整的找了你二十年,今天可找到你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