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附英文解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66 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简介: 为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国际社会制定了一些有关海上运输船舶载重方面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定的 国际公约。 1930 年 7 月 5 日在伦敦签订了第一个关于船舶载重线的国际公约﹐称为《 1930 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公约根据船舶应具有储备浮力的原则规定船舶的最小干舷应保证足够的稳性和避免因超载引起对船 壳的过分压力。 1966 年 3 月 3 日至 4 月 5 日,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现改称国际海事组织 )在伦敦召开国际船舶载重线大 会,在修改《 1930 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中若干技术条款的基础上制定了 《 1966 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 并于 1968 年 7 月 21 生效。公约由正文和 3 个附则组成。正文规定了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免除证书的有效 期限和签发证书的机关。附则一为“载重线核定规则 ”,按航区、季节和船舶类型,规定了勘划船舶载重线的 技术规则,并依照船舶强度﹑结构、密性和稳性等规定了相应的标准。附则二为 “地带、区域和季节期 ”,规 定了各种载重线的适用航区和季节。附则三为 “证书 ”,规定了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和船舶载重线免除证书的 格式。 我国于 1973 年 10 月 5 日接受公约, 并宣布退出《 1930 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同时做出如下保留: “关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区域的划分,不受该公约附则二第 49 条和第 50 条有关规定的约束 ”。 公约对我国生 效日期是 1974 年 1 月 5 日。 截至 2007 年 9 月,公约的参加国个数为 125 个,分别是中国,阿尔及利亚,阿根廷,阿拉伯联合酋长 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曼,爱尔兰,埃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奥地利, 巴巴多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哈马,巴基斯坦,巴林,巴拿马,巴西,阿富汗,保加利亚,贝宁,比利时, 秘鲁,冰岛,伯利兹,波兰,朝鲜,韩国,丹麦,德国,厄瓜多尔,法国,菲律宾,斐济,芬兰,卢森堡, 佛得角,冈比亚,刚果,哥伦比亚,古巴,荷兰,洪都拉斯,吉布提,几内亚,加拿大,加纳,加蓬,捷克 和斯洛伐克,喀麦隆,卡塔尔,萨摩亚,科威特,肯尼亚,黎巴嫩,利比里亚,罗马尼亚,马达加斯加,马 尔代夫,马耳他,马来西亚,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美国,孟加拉国,缅甸,摩洛哥,莫桑比克,墨西哥, 南斯拉夫, 马绍尔群岛,尼日利亚,挪威,葡萄牙,日本,瑞典,瑞士,塞内加尔,塞浦路斯,塞舌尔, 沙 特阿拉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俄罗斯(原苏联) , 索马里,坦桑尼亚,特立 尼达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瓦努阿图,委内瑞拉,文莱,乌拉圭,西班牙,希腊,科特迪瓦,新加坡, 新西兰,匈牙利,叙利亚,牙买加,汤加,伊朗,以色列,意大利,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越南,赞比 亚,智利,摩纳哥,图瓦卢,拉脱维亚,立陶宛,多哥,扎伊尔,中国香港(扩大适用) 。 正文: 各缔约国政府 鉴于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需要,愿意对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限额共同制订统一的原则和规则。 考虑到为此目的的最好方法是缔结一个公约。 经协议如下: 第 1 条 公约的一般义务 1)各缔约国政府承担义务实施本公约中各项规定以及构成本公约组成部分的后附各项附则。凡引用本公约时,同时也就是引用各项附则。 2)各缔约国政府应采取实施本公约所必需的一切措施。 第2条定义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在本公约内: 1)“规则 ”是指本公约所附的规则。 2)“主管机关 ”是指船旗国政府。 1 3)“批准 ”是指经主管机关核准。 4)“国际航行 ”是指由适用本公约的一国驶往该国以外港口或与此相反的海上航行。在这个意义上讲,由某一缔约国政府负责其国际关系的或联合国为其管理当局的每一领土都被当作一个单独的国家。 5)“渔船 ”是指用于捕捞鱼类、鲸鱼、海豹、海象或其他海洋生物的船舶。 6)“新船 ”是指在本公约对各缔约国政府生效之日或其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 7)“现有船舶 ”是指非新船的船舶。 8)“长度 ”是指量自龙骨上边的最小型深 85%处水线总长的 96%,或沿该水线从首柱前边至舵杆中心的长度取大者。船舶设计为倾斜龙骨时,其计量长度的水线应和设计水线平行。 第 3条 一般规定 1)凡适用本公约的船舶,都不得在本公约生效之日以后开往海洋从事国际航行,除非已经按照本公 约的规定检验和勘划标志,并备有国际载重线证书( 1966),或者如果合乎条件时,根据本公约各项规定,有“国际载重线免除证书 ”者。 2)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并不妨碍主管机关指定较之按照附则一核定的最小干舷为大的干舷。 第 4条 适用范围 1)本公约应适用于: a)在各缔约国政府所属国家登记的船舶; b)在本公约

文档评论(0)

152****97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