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下室基坑土钉墙放坡监测方案范本.doc

厦门地下室基坑土钉墙放坡监测方案范本.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第 PAGE 30 页 建发·珑璟湾I标段工程 地下室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项目负责人: 审 核 人: 编 制 人: 二〇一三年十月六日 厦 门 华 岩 勘 测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目 录 1、序言 1.1工程概况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3周边环境条件 1.4支护方案 1.5监测目的 与任务 1.6监测依据 2、监测方法及工作实施 2.1监测内容 2.2测点布置 2.3监测频率 2.4监测报警值 2.5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2.6主要监测人员 2.7监测工作实施步骤 2.8监测点的 保护 3、监测的 成果资料及提交 3.1监测成果内容 3.2监测成果提交方式 3.3监测终止 4、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保证体系 4.2监测工作的 管理 4.3保证监测质量的 措施 5、安全文明监测、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 5.1安全文明监测目标 5.2安全保证体系 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监测工程应急预案 1、序言 1.1工程概况 建发·珑璟湾工程地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浮桥镇田中村北侧,北侧为拟建一层地下室空地,东侧为拟建工程二期,西侧南侧为规划道路.该基坑总面积约为25410平方米,基坑周长约为758米.场地平整,实测标高为7.3~7.8米(黄海高程).底板面标高4.4米(黄海高程),底板厚度 为300米米,承台厚度 为1900~2450米米,垫层厚100米米,基坑深度 为3.30~5.40米.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本基坑工程类别为二级,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要求等都将按二级考虑.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较平坦、开阔、场地内土层分布均匀.基坑开挖范围内涉及的 土层有: ①中砂:褐色、干、饱和,稍密状,成分以石英质中、粗、细砂为主,分布连续性和均匀性较好,层顶面坡度 较平缓,地层较稳定,层厚度 2.00~5.00米 ②粉质粘土:灰色、灰绿色,湿,可塑状为主,个别软塑状.成份以粉黏粒为主.层厚基本在0.90~5.00米,层顶埋深2.40~7.20米(高程1.01~4.64米). 场地范围内无地表水,依钻孔揭露的 地层资料,结合本地区工程实践经验,场地内填土层具较大透水性,水量受降水影响较大,勘察期间为雨季,降水较多,场地区间地下水位高于地下水年均水位,地下水初见埋深一般在5.5-5.8米,稳定水位埋深4.5-7.6米(相当于高层1.5-2.5米). 结合地区经验,雨季该场地旱季地下水位可能再下降2.0米左右,雨水丰水期地下水可能再上升3.0~3.5米,地下水位变幅最大在5.0米左右. 1.3周边环境条件 地块红线外除北侧临江滨南路外,其余各侧均为规划道路、现为农田;北侧红线外约220-300米处为晋江河,南侧红线外约50米处为田中村居民区. 场地原始地貌为晋江河流一级阶地,原为林场用地,后规划为住宅建设用地,现状场地空旷、平坦. 1.4支护方案 (1)支护结构体系: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基坑开挖深度 等条件, 基坑采用土钉墙联合自然放坡支护体系. (2)地下水控制: 基坑四周边坡设泄水管,坡底设置排水沟,将地下水排入坑内排水沟内,再由集水井用水泵排出坑外.基坑四周顶部设排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坑内设置降水井,降水井成孔直径为400米米. 1.5监测目的 与任务 (一)监测目的 拟建基坑面积大,地下水较丰富,坡体主要为中砂层,较松散.本次监测目的 是为了 切实保证基坑的 安全,及时跟踪掌握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各种不利现象,为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挖方和施工进度 ,确保基坑及周边的 安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二)监测任务: (1)根据现场监测所得的 数据与设计值(或预警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某个限值则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支护结构、周边地面等发生变形破坏. (2)根据监测提供的 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施工组织. 1.6监测依据 本方案 依据下列现行的 规范、规程及资料编写: (1)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 《建发·珑璟湾(一期)地下室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图纸电子版; (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6)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 (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 监测方法及工作实施 2.1监测内容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 、支护结构的 特点、所处的 周边环境条件、《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及支护设计图纸的 要求,基坑

文档评论(0)

文图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