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甲卷答案及解析.pdfVIP

2014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甲卷答案及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 (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 2014年吉林公务员考试 《行测》甲卷 (解析) 来源:F 整理:杨柳 (微信:gwy288) 1、2013年3月19 日,习近平在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 第五次会晤前夕接受采访时,针对治理国家之道时提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制的正常 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 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有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 “治大国如 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故正确答案为A。 2、官邸制,作为一种官员住房的制度,已在国外实施多年。简单来说,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任 期间居住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 A选项错误, “配偶和子女通常不可以和官员一起居住官邸”是错误的; B选项正确,目前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实行官邸制,例如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等; C选项正确, “官邸制”在我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王公大臣居住官邸; D选项正确,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任期间居住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 本题为选非题。 故正确答案为A。 3、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 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 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 “党的好干部”“人民 的好公仆”, 折射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 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故正确答案为D。 4、A项错误, “天人相胜”是中国唐代刘禹锡关于 “天人关系”问题的著名观点。刘禹锡初步认识到人类社会 和自然界的联系和区别,对古代天人关系学说做出了理论贡献; B项正确, “天人相通”的思想是孟子的思想,他的 “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 “性善论” “仁民爱物” “万物皆 备于我”等主要命题中。孟子认为 “天”和人是相通的,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C项错误, “天人相分”是荀子的思想,他肯定 “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 支配。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 有力批判; D项错误, “天人平等”的思想是道家学派主张的,道家平等思想可归结为两点:一是人人平等,二是天人平等。 老庄从人性平等、人格平等和社会地位平等诸方面论及了人与人的平等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B。 5、D项正确, “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 ‘面子’的观念依旧存在。”这句话是解题的突破口。 “面子”的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存在,它虽然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 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题中所述时代变化,而人们的“面子”观念依旧存在的现象出现,正是因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D。 6、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首先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物质生活资料。如果不能获得这些物质资料,人本 身的存在都不能维持,更谈不上从事政治的、科学的和艺术的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产 力要素中不仅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更重要的是人,是劳动者。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 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往往是不明显的,不易看到的,亿万生产者的姓名也不可能为人所知,然而生产 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最深刻的根基。题中“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 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都体现的是物质生产,也即是A选项人 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故正确答案为A。 7、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 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 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 认识

文档评论(0)

资深分析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档修改,行业分析,IT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