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熊 现代西方哲学.pdfVIP

张庆熊 现代西方哲学.pdf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总 序 现代西方哲学导论 第一章 叔本华 一 生平 二 问题意识和解题思路 三 主要论点及其论证 四 简评:意义、影响和遗留问题 第二章 尼 采 一 生平 二 问题意识和解题思路 三 主要论点及其论证 四 简评:意义、影响和遗留问题 第三章 柏格森 二 问题意识:何谓传统哲学的困境 三 时间与绵延 四 生命实体与创造进化 五 自由、直觉与非理性主义 第四章 实证主义综述 一 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 二 实证主义的思想渊源、基本观点和发展脉络 三 实证主义的遗留问题 第五章 穆勒 一 穆勒的生平和问题意识 二 穆勒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三 结束语 第六章 实用主义 一 实用主义的问题意识和发展概况 二 皮尔士 三 詹姆士 四 杜威 第七章 分析哲学综述 一 问题意识 二 发展概况 第八章 罗素 一 罗素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逻辑原子主义 三 摹状词理论 四 简评 第九章 维特根斯坦 一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二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 三 简评 第十章 狄尔泰 一 生平 二 问题意识和解题方案 三 精神科学的自主性 四 诠释学方法 五 描述心理学和心灵生活的结构关联 六 简评:狄尔泰哲学的遗留问题 第十一章 胡塞尔 一 生平著述和问题意识 二 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三 意向性理论 四 现象学的方法 五 生活世界 第十二章 海德格尔 一 生平和问题意识 二 主要论点及其论证 三 转向后期哲学的问题:代结束语 第十三章 哈贝马斯 一 问题意识 二 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 三 社会行为的划分和世界的划分 四 言语行为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 关系 第十四章 后现代主义 一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二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 三 在反思后现代主义困境中寻求现代性问题出路 推荐书目 后 记 总 序 近些年来,国内关于大学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被议论 得最多的题 目大概就要算人文通识教育了。一些具有悠久人文传统的 综合性大学开始实施各类试验班,比如文科基地班、博雅班、国学班 之类;也有的大学着手构建和调整全校性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一些 以理工见长的院校则设法加强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我们也看 到了不少反思人文教育的理论性成果。凡此种种都是可喜的。人文乃 “人文化成”,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构成条件。人文通识教育对于个体 人性修养和公民人格塑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就此而言,人文通识教 育的实施、推进和改革,理当属于中国大学改革的关键步骤和核心内 容。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文通识教育长期受 到压制,历经三十年的排挤,被代之以严苛的政治意识形态灌输,以 至于即便到今天,人们仍然倾向于把 “政治”当贬义词,视 “人文” 为空疏无用之学,社会上轻文重理的低俗风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廓 清。此外我们也必须看到,以欧洲—西方技术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全球 化进程本身越来越压迫人文科学,导致全球性的人文精神萎缩和人文 教育危机,就此而言,人文通识教育问题恐怕还不能说只是中国特有 的课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若要区分一下,大学人文教育的改革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人文 学科内部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涵的改造,目标是要给学生们更大的自 由选择

文档评论(0)

133****9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物业管理师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3日上传了物业管理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