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选择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现状:应用普遍 使用量大 细菌耐药率高) 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管理 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 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 经验性治疗: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条件许可,逐步实现参照药敏试验结果或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上述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外科:严格控制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注意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已有ADR的) 药物选择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按照《指导原则》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处方权限 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萍妇幼字〔2012〕59号 关于印发《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的通知 小结——手术预防用药物选择 *选用的抗菌药物须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菌、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广谱、有效(杀菌而非抑菌剂) 、能覆盖SSI大多数病原菌的抗菌药物,且安全廉价。 头孢类抗菌药物为首选 头孢二代对G+球菌和G-杆菌都具有强效杀菌活性,适用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 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不主张预防用药 一般不用喹诺酮类药物,仅可用于泌尿系手术 大环内酯类属抑菌剂,一般不作为手术预防用药 糖肽类一般不作为手术预防用药,MRSA发生率高的医院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碳青烯类不适用于手术预防用药 表3-3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合理 不合理 药物选择 用药选择符合《原则》及相关管理规定 用药超出《原则》及相关管理规定 超抗菌谱选药 药物选择起点高 未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无指征用药 禁忌征 2—1扁桃体炎用维生素B6不符合,应补充诊断 2--5注射用维生素B6 ,1次50mg~100mg,1日1次 ,一日二次不适宜 2—5布洛芬混悬液应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服用,每晚一次服用不适宜 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 为什么要讲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 怎样去评价:依据、内容、步骤 实例评价 卫计委三甲评审标准之核心条款 抗菌药物管理有适当的组织,并制定章程,明确职责,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 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 落实各类手术(特别是Ⅰ类清洁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关规定。 2013年江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儿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5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20DDDs以下(按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 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微生物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病例。 医疗机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医疗机构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持续改进。 提要 合理用药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