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念小学生活的情感故事随笔
编者按:曾经上小学的我,拥有很多的笔,什么B、2B、3B……,H、2H3H……,五花八门的铅笔,就不下二十种。好像拥有越多笔,就感觉越努力学习一样。
儿子收拾了一抽屉的笔。什么B、2B、3B……,H、2H3H……,五花八门的铅笔,就不下二十种。,还有笔杆各异的中性笔、彩笔、拇指粗的记号笔,几盒子中性笔芯、包装精美准备收藏的钢笔,林林总总,满满当当的都码在书桌抽屉里。
形形色色的本子,除了老师要收看的作业本,其余都是写了半拉子,可惜。
多番唠叨,狮吼,收效甚微。书桌下依旧扫出残缺的笔,随意扔弃的本子。
无奈!
想起小时候的我们!
那些年月,就从没见过那么多种类,那么多数量的笔和本子,更别说拥有。
我上小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初用的就是铅笔,人手一支,没有多余的。后来大一点,是一种叫“水笔”的笔,也就几角钱一支。条件好一点的就是钢笔。这两种只有笔尖不同,价格有差异,其余都差不多,应该是同宗兄弟吧!每天晚上吸足了蓝墨水,夹在书中装在碎布拼兜成的书包里,第二天可以用一天。
本子就是那种一米长的大白纸裁小自己用麻绳封订的。一张大纸可以裁二三十张小本子纸,我们就裁上三四张装订成很厚实的一本,再拆个水泥袋子,用上面的牛皮纸包封面,写上班级,姓名。那时的大白纸比现在的要厚一些,写起来不会渗印到背面。还有一种是麻纸,土黄色的,正面光滑一些,背面很粗糙的,上面还有没粉细的稻草末。就这种粗陋的纸,我们一般是正反面都写,节约着用,不留半页,不随意撕掉。
也许是笔和纸的匮乏,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却给我们小时候造就了很特殊的“笔”——黑煤棒棒。
“黑煤棒棒”,就是电池中间的那根碳棒。
取笔的那种大电池近些年很少见,但在那个年代,经常用手电筒的缘故,找废电池还是比较容易的。
拿上上一节废电池,小心的用锤子砸碎,从里面掏出较铅笔细一点的碳棒,就是我们口中的“黑煤棒棒”。摘掉上面套的铁帽,然后在土里不停的搓,等到棒体光滑没有杂质,写字的“笔”就形成了现在都认为完好的电池都有毒性,那东西就更不敢拆碰了。
可能碳棒的质地有区别吧,有一种“黑煤笔”写的字又黑又顺滑有光泽。而另一种写起来则手感涩滞,写出的字颜色较淡。那时的我们,高原红的脸又脏又皴,流着鼻涕,穿的破破烂烂,聚在一块儿,能拥有一支质量上乘的黑煤棒棒,也是很有炫劲的。
这“笔”,当然是不能在纸本子上写字的,它在光滑平整的校院子这个“大本子”上,才能显示出它是一支笔。
那时的教室,土坏房子,窗户很小,草泥粉的墙裂着指头宽的缝子。房顶上椽、檩都露在外面,屋檐下的椽眼是用纸裹着麦草塞住了堵风的,很多时候会有麻雀出入。
北方的冬天,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教室里是没有生火的。我们都穿着妈妈缝置的棉衣、棉裤,还有千层底的棉鞋,很棉软厚实,但也抵御不了寒冬的侵袭。老师讲上十几分钟课,便让同学们跺跺脚,搓搓手。等冻僵麻木的手脚有点感觉了再接着讲。
晴天,太阳出来,就愈发衬得教室里寒冷。同学们却异常兴奋雀跃。在这种时候,老师们就把学生带到院子里去。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一字排开,拿着书本。每个同学都从口袋里掏出一节粉笔粗细的黑煤棒棒,在校院子里书写起来,生字,拼音,组词各写上几遍。老师则来来回回的检查我们的作业。
每只手都是脏兮兮的,污垢厚厚的一层,皴裂的口子就那么张着,一不小心就出血。还有的手背上布满冻疮,脓液粘乎乎一片。我的手比较胖,一冻,指头就粗圆粗圆,冻疮严重,发紫的手背上是脓痂。每个指关节上都缠着书纸,用来保护裂开的口子在屈指时不会拉的更长更深。
那年月,每个同学都是那样的,也没个感染发炎的概念。家长也根本意识不到那是伤口,家家都这样,一直到春暖花开也就自然愈合了。要搁现在,手要总是那么烂着,真就把人愁死了。
条件太差,缺水,缺火取暖,没人愿意把手塞进冰冷蚀骨的水中去讲卫生,所以同学们的手和黑煤笔是一个颜色的。
同学们总是边写边后退,近似南方人的插秧“退后原来是向前”手里写什么字,嘴里也要念着:国,guo,国家的国,爱国的国……
温暖的阳光照在院子里,照在同学们的身上,很是舒服。
学习刻苦的同学,写的是又工整又多。鸡蛋大的字排的整整齐齐,长长的一行,加上“黑煤笔”的质量好,总是领先很多,不断得到老师的夸奖。几个捣蛋男生,左顾右盼,嘴里的读书声很大,人却总是往那犄角旮旯里写去。等到老师循着乱麻麻,斜拉吧唧的字找到时,他们几个却溜一块儿玩的正欢。
小时候,我们就是用这自制的笔和天然的大本子上书写着我们的懵懵懂懂的童年,憧憬着未来。
后来,条件慢慢好了,搬进新盖的砖房子,也生了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