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全套).docx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全套).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0 六年下册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每个人都是( )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显著成就,他也拥有( )的尊严。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 )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不受侵犯。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 ),只有( ),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4.( )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5.反思一开始很难,一旦形成( ),做起来就非常自然了。 6. ( )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 )责任。 7.啄木鸟医生帮助大家找到了不宽容他人而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这三条“虫子”是:心中有怒气、( )、( )。 8.“君子和而不同”出自(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与人交往时能和谐融洽地相处,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有自己( ),不附和别人,不人云亦云。 9.通过( ),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做得更好。 10.掌握反思的(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8分) 1.富人、名人应当得到尊重,穷人不应得到尊重。 ( ) 2.国家主席和总理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 ) 3.赵刚听不得别人的批评,每次别人提点意见,他都要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 ) 4.一件事情上,若尊重了自己,就不能尊重别人。 ( ) 5.宽容只会让对方心情愉悦,让对方受益。 ( ) 6.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所有事情都有对错之分。 (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一名学生脚踩滑板在车流中穿梭(如下图)。你就在旁边,你应该这样对他说 ( ) A.不作不死,没长眼睛啊 B.车来了,滑快点 C.好危险!赶紧停下来,走到人行道上去 2.什么是健康的维生素( ) A.怒气 B.报复 C.宽容 3.关于宽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宽容就是面对犯罪也要纵容和姑息迁就 B.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C.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但不影响有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4.下列哪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 A.宰相肚里能撑船 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C.君子动口不动手 5.下列成语的含义和反思无关的是( ) A.前车之鉴 B.吃一堑长一智 C.飞蛾扑火 6.“吾日三省吾身”中有一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其含义是( ) A.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 B.与朋友交往不需要书信吗? C.和朋友交往难道不相信他吗?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一件自己宽容他人的事例,分享当时的心理。 生活中有人认为不应该宽容他人不一样的观点。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该怎么说服他们呢? 五、情境探究题(12分) 情境体验:母女周末对话 妈妈:你要去哪里? 女儿:出去。 妈妈:去哪儿? 女儿:就是出去。 妈妈:你要去找谁? 女儿:一个朋友。 妈妈:哪个朋友? 女儿:妈(长声地),就是一个朋友。 妈妈:我不是想跟着你,就是想知道你和谁在一起。 女儿:兵兵,好了吧? 妈妈:我认识他吗? 女儿:他就是我的一个普通朋友,好不好? 妈妈:那么,你们要去哪里? 女儿:出去,你别问了,问了你也不知道,也不懂。 妈妈:……(呆呆地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 根据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话中,女儿体现了对母亲的尊重吗?母亲会是什么心 一 情?(4分) (2)被人尊重时,会有什么心情?有人认为“家庭成员间没必 要相互尊重”。你觉得呢?(8分) 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填空题 1.独一无二; 生而为人; 2.尊重; 人格尊严; 3.价值 ;尊重自己; 4.宽容; 5.习惯; 6.报复; 法律; 7.想要报复对方;不愿原谅对方; 8.《论语》(或《论语·子路》);独立的见解; 9.反思; 10.时机。 二、判断题 1.X 2.√ 3.X4.X5.× 6.× 三、选择题 1.C2.C3.B4.A5.C6.A 四、简答题 1.同桌打破了我的水杯,我选择原谅。刚开始有些气愤,但是想到同桌并不是刻意打破我的杯子,而且向我道歉了,我就选择了宽容和谅解。 2.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也与别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种看法存在;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多听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只有综合大家的意见,才能更加全面。 五、情境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