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代表发言.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贤代表发言 第1篇:乡贤代表讲话doc 在宁都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词 (2021年10月3日) 乡贤代表 严新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校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送爽,高朋满座。今天宁都中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的隆重庆典。作为土生土长、喝梅江水长大的宁都人,我虽然没有机会进入宁都中学学习而遗憾终生;但有机会在如此庄重神圣的时刻代表宁都父老乡亲发言,倍感荣幸。在这里,我想表达四重心愿: 首先,我要祝贺宁都中学。请允许我代表宁都80万父老乡亲热烈祝贺宁都中学百年华诞,向宁都中学全校师生员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向出席校庆庆典大会的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宁都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宁都中学。宁都中学建校百年来,始终秉承“公勇诚爱”的校训,凝练了独特的育人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一所英才辈出、享有盛誉的全省优秀重点中学。据了解,学校共培养了4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恢复高考后,为各级高校输送了2万多名新生。曾在1992年至2021年创造过连续十年升入各级高校人数位居全市重点中学第一的辉煌成绩。宁都中学一度成为家乡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宁都中学为家乡赢得了荣誉,感谢宁都中学用知识改变了家乡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命运,感谢宁都中学用知识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感谢宁都中学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再次,我要祝福宁都中学。我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宁都中学的发展与进步;希望宁都中学健康快速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群众,回报社会。宁中不仅是宁中校友的宁中,也是宁都人民的宁中,办好宁都中学是大家的事情,社会各界要同心协力,献计出力。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宁都人都应该尽情焕发心中热情,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尽心关注宁中发展,尽责推动宁中发展,尽力资助宁中发展,力争早日把宁都中学建设成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上乘、质量一流的优质示范高中,造福桑梓,泽被后世。 最后,我也期盼宁都中学。我希望宁都中学以百年校庆为起点,以服务家乡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全省名校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质,努力把学校创建成社会各界公认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我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届校友、各位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衷心希望:宁都中学的未来,人才辈出,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第2篇:乡 贤 乡 贤 由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和黄山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乡贤 乡土 乡愁——乡村文化振兴的徽州探索”高峰对话日前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与会嘉宾以黄山市的经验为案例,走进文化扎根的乡土之中,品味贤者被后世传颂的嘉言懿行,发掘乡贤文化对于当代的价值意义,在思想的碰撞与交锋中,探讨如何在漂亮乡村建设中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乡贤: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灵魂 在徽州,随处踩着一块石板,就会触动一个时代。 唐模被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一棵已有400多年的古槐树,见证着这个村的兴盛与沉寂,也目睹了几代徽州人的悲欢离合。这个历经百年风霜,以水口园林、徽派建筑和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有风雅山水田园,也有徽派古建长廊,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 这个古村落是由唐朝越国公江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晚清翰林许承尧更让这个村落享誉安徽。许承尧不愿在京师过清闲安乐的翰林生活,1904年毅然请旨回乡兴办新学,先后在故乡唐模创办了敬宗小学堂和端则女子小学堂,这两所学校成为今日唐模小学的前身。“皖南学务以徽歙最早,歙县兴学,则自许氏。”黄山学院原副院长汪大白介绍,正是许承尧的一腔爱乡之情才让今人看到了徽州园林的精品。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指出,徽州文化生态传承创新,既保护老祖宗的“筋骨肉”,又传承徽文化的“精气神”,让古老的文化在传承中迸发出勃勃生机。这种模式不仅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探索出一条操作性强的路子,也为全国范围大规模开展文化生态保护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实践坐标,其中很多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应用和推广。 从许承尧到戴震,徽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乡贤的美谈佳话。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曹新宇认为,乡贤是中国农村的客观存在,他们是乡里中德高望众者,是公共事务的决断者,是纠纷矛盾的调解者,是乡风民俗的教化者,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乡贤留下了建筑园林、传统手艺,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为目标

文档评论(0)

ckx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