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 诊;《黄帝内经》——已有较多望舌诊病的记载
《伤寒杂病论》——已将舌诊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敖氏伤寒金镜录》——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
温病察舌——辨舌与验齿结合指导温病辨证论治
舌诊现代研究——阐明舌诊的原理,拓宽舌诊的内容;二、概念;舌质;(二)意义;舌体;舌系带;(二)舌的粘膜(1);蕈状
乳头;(一)脏腑经络与舌象形成的关系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舌根(肾);2021/7/9;(三)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一)望舌体位——面向光亮,正坐口张;(二)伸舌姿式——自然伸舌,舒展下弯;不正确的伸舌姿式;(三)察舌顺序——尖中边根,先质后苔,注意舌下脉络;问舌——询问舌上味觉、舌部异常感觉及舌体运动状况
闻舌——听语言清晰状况以判断舌辅助发音的功能 ;刮舌验苔法;揩舌验苔法;4. 辨假:是否虚假舌象;5. 明苔:辨是否染苔;六、舌诊的内容; 舌体柔软灵活,大小适中,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2021/7/9;(二)舌象的生理变异;2021/7/9;第二节 望舌质 ;一、舌色 ;(二)淡白舌(1) ;(二)淡白舌(2) ;(三)红舌(1);(三)红舌(2);(三)红舌(3);(四)绛舌(1);(四)绛舌(2);(五)青紫舌(1) ;(五)青紫舌(2);舌中瘀斑——瘀阻胃络;二、舌形 ;(一)老、嫩舌 ; 瘦薄舌—舌质较
正常舌瘦小而薄 ;2.机制:;(二)胖、瘦舌(3);(二)胖、瘦舌(4);;(三)点、剌舌(1);(三)点、剌舌(2);(三)点、剌舌(3);(四)裂纹舌(1) ;;先天性裂纹舌;(五)齿痕舌(1) ;;先天性齿痕舌——舌质并不肿大,轻度齿痕,并无病象;三、舌态 ;(一)痿软舌(1) ;;(二)强硬舌(1);(二)强硬舌(2);(三)歪斜舌(1?? ;(三)歪斜舌(2) ;(四)颤动舌(1) ;(四)颤动舌(2) ;(五)吐弄舌(1) ;(五)吐弄舌(2) ;(六)短缩舌(1) ;;舌红绛而短缩
——热盛伤津;先天性舌系带过短
——生来舌系带短缩,
牵拉使舌不能外伸,但
无病象 ;2021/7/9;四、舌下络脉 ;;(四)病理舌络(1) ;;特殊舌诊 ;第三节 望舌苔 ;形成:
正常舌苔:由胃气上薰,胃津上潮,凝聚于舌面而成
病理舌苔:胃气挟有食湿浊邪气上升,停聚于舌面而成;一、苔质 ;(一)薄、厚苔(1);3.意义:反映邪正盛衰和病邪进退。;(2)反映病邪进退
薄苔 厚苔
舌苔薄厚骤变,提示病情突变,病势严重
薄苔骤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厚苔骤退——正不胜邪,胃气暴绝 ;(二)润、燥苔(1);(二)润、燥苔(2);3.意义:反映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三)腻、腐苔(1);3.意义:;3.意义:;3.意义:;3.意义:;(四)剥落苔(1);(四)剥落苔(2);类剥苔:舌苔剥落处
不光滑,仍有新生苔
质颗粒或乳头可见者;(四)剥落苔(4);3.意义:胃气阴两伤;3.意义:胃气阴两伤;3.意义:胃气阴两伤;4.注意:;(六)真、假苔(1) ;(六)真、假苔(2) ;二、苔色 ;(一)白苔(1);(一)白苔(2);(一)白苔(3);(一)白苔(4);(一)白苔(5);(二)黄苔(1);(二)黄苔(2);(二)黄苔(3);(二)黄苔(3);黄燥苔——邪热伤津;(二)黄苔(5);(三)灰黑苔(1);(三)灰黑苔(2);(三)灰黑苔(3);(三)灰黑苔(4);第四节 舌象分析要点
及舌诊的临床意义;(一)概念 ;(二)舌象的生理变异 ;(一)察舌之神气和胃气(1);(一)察舌之神气和胃气(2);(一)察舌之神气和胃气(3);(一)察舌之神气和胃气(4);(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1);(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2);(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3);(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4);(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5);(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6);(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7);(二)舌质舌苔综合分析(8);(三)舌象的动态分析(1);(三)舌象的动态分析(2);(三)舌象的动态分析(3);(一)判断邪正盛衰 ;(二)区别病邪性质 ;(三)分析病位浅深 ;(四)推断病势进退 ;(五)估计病情预后 ;本章结束;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