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甘肃省民族宗教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一 甘肃民族宗教概况
甘肃是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省份。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先后有西戎、氐、羌等数十个民族在甘肃大地繁衍生息,经过不断的迁入、迁离、融合、古老民族消失、新民族形成的变迁历程,逐渐形成了今天甘肃多民族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格局。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境内现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241.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3%,与2005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上升了0.74个百分点。世居甘肃、人口较多的有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蒙古族、满族等10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省民族地区辖区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8%,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2个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7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区总人口319.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2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2万人,占全省民族地区总人口的57%,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6.08%。此外还有35个民族乡(镇),其中回族乡16个、东乡族乡8个、藏族乡7个、裕固族乡1个、蒙古族乡2个、土族乡1个,35个民族乡(镇)总人口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6万人。
甘肃自古至今就是多宗教共存的地区。历史上萨满教、祆教、道教、苯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宗教先后在甘肃境内传播发展,各宗教拥有为数众多的信教群众,经过数千年传播发展成为多宗教共存的地区,现境内主要有道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甘肃省信教群众约32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宗教活动场所共5507所,宗教教职人员3.2万人,各级爱国宗教组织208个。甘肃10个世居少数民族基本全民信教,其中藏族、土族、蒙古族和裕固族等信仰藏传佛教,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和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满族等其他民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或基督教(见表1)。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在甘肃信教群众较多,影响广泛。
表1 甘肃宗教发展概况
二 民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民族步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全面准确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依据甘肃省情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了促进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和规划,为甘肃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关系和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全省各项民族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甘肃民族发展呈现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经济向好稳中求进,民生改善显著,民族进步、平等、团结、互助、和睦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和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阶段性特征
在世界进入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时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甘肃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新时期甘肃民族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呈现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纵横比差距较大
民族发展的社会基础在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民族发展的标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重视民族工作,根据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了诸多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措施,为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各级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年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440.4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也分别高于全省11.5个、4.5个和2.8个百分点,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5.6%上升到2013年的6.9%。”[1]上述数据显示,近年来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横向比呈现质量齐增,但与全国和全省纵向相比,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依然偏低,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显示差距较大。“2013年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名中,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位列末两位。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64元,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093元的79.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866元,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的45.3%;全省21个民族县(市)中,16个民族县农牧民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构建人人共享的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docx
- 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上饶发展报告环境保护专篇.docx
- 构建西部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需求报告.docx
- 构建移动游戏产品与玩家的中间桥梁-武汉掌游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研究.docx
- 构建与发展:上海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x
- 构筑时代发展新坐标-全国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的意义、现状与未来.docx
- 构筑新闻出版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文化共享-新闻出版业公共服务发展的初步报告.docx
- 购买展品技术服务在巡展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docx
- 古村落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雷山控拜村银饰锻制技艺调查为例.docx
- 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及社会反响调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