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公众教育政策倡导集体行动
中国环保组织绿家园案例研究(1953~2010)
?
? ?
?
?
?
?
?
?
?
? ? ?
?
?
?
?
?
引言
2010年3月24日,阴天。此前不久,北京重现罕见的沙尘暴。这成为当天下午著名环保组织绿家园绿色记者沙龙主要探讨的主题之一。在中国青年报记者之家十层装修简单的会议室,除了桌椅、参会者以及投影设备,还有一台饮水机。据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介绍,这是为了3个小时的会议而支付的600元会议费中唯一提供的“福利”。一摞儿纸杯放在旁边由参会者自取。从自我介绍可以知道,50余人的参会者中多为记者,还有学者、高校学生、NGO员工、志愿者以及退休官员。老中青皆有。一个外国人以及一个NGO的藏族员工不经意间的点缀仿佛更凸显出环保主题的公共性来。在两位主讲人——霍岱珊和韩同林关于淮河治污以及北京沙尘暴的报告之前,汪永晨用一贯沉静又带有忧郁情感的语调谈起BBC关于“中国人最不关心哥本哈根环境大会”的调查结果,谈起水库的多功能利用以及利益团体,谈起当前的西南大旱。
这是绿家园诸多活动中很平凡的一个镜头。然而,随着镜头的拉近,我们还可以看见与该组织密切相关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怒江反坝、圆明园防渗膜听证会、动物园搬迁等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的环境保护事件。而在这些事件的两端是:绿家园1996年开始从事环保活动,2008年才以“北京朝阳绿家园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名称在北京朝阳区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由朝阳区科委担任此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从长达十余年只有一个专职人员逐步发展成目前的专职人员3人、兼职人员8人。这十余年间,该组织如何成长?该组织如何参与环境保护?该组织的案例又能反映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NGO的哪些特点?这就需要从中国环保NGO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谈起。
一 中国环保NGO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发展历程
曾有学者论断,就社会运动的专业化及其影响社会决策的规范性而言,环境运动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在“新”社会运动中对政治具有最持久的影响力,并经历了最广泛的制度化过程。[1]这个观点在下表的数据中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支持,即在不同领域的国际NGO数量变化中,环保组织的增幅遥遥领先(见下表)。
Number of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by Issue Focus
续表
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里约热内卢“全球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一直到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从关心气候、保护物种到反对猎鲸,我们都可以看到环保的身影。在此思潮影响下,1972年在周恩来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政府组织代表团出席了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之后,中国政府于1976年派曲格平出任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
197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具有官方背景的NGO。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成立的第一家NGO也诞生于环保领域,即1994年成立的自然之友。[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环保NGO是中国NGO中最为先知先觉者。有研究者将中国环保NGO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1978~1994年的起步阶段。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成立到自然之友、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的成立,中国最早的一批民间环保NGO开始生根萌芽。由于此时的环境保护尚未引起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关注,环保组织主要集中于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边缘领域,用环保NGO自己的话讲,其活动限于“老三样”——种树、观鸟、拣垃圾。[3](2)1995~2002年的发展阶段。在“自然之友”、“绿家园”以及“地球村”等组织的带领下,环保NGO日益活跃,开始从宽泛的宣传环境保护走向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倡导,并以学校、社区为基础,呼吁公众关注环保、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这一阶段,环保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环保组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及宣传手段,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生存环境紧密联系,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一幅幅鲜活的图片触动人心。同时,政府部门也表现出对环保事业的认可,各种环境奖项的设立就是例证之一。1997年地球奖设立,2000年中华环境奖、福特汽车环保奖相继设立。(3)2003年至今的成熟阶段。在该阶段,环保NGO参与或发起了多起重大公共事件,进行公众倡导并力图影响政策,掀起了社会民众参与公共治理的新高潮。[4]这三个阶段在社会政策影响方面显然存在递进关系,但并不总是线性排列,也就是说,环保活动出现的多元化现象会同时并存。
(二)发展现状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2004年就对全国六个省份的18个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大陆境内以环境保护为“最主要活动领域”的核心型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