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docxVIP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comma;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悬挂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履福堂”中的这副楹联,展示了徽州古人对读书求知和自我道德完善的追求。 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徽州人探讨个中原因,认为许多富人只关注给子孙后辈留下金银财宝,而忽略留下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儿孙们对那些轻而易举得到的遗产会毫不珍惜,很快便会挥霍一空,穷困潦倒。 歙县槐塘是宋朝丞相程元凤的家乡,当年那里豪宅大院栉比鳞次,到了清朝大多破败不堪。传说有一位古董商路过一幢破房时,看到一个村妇在用一块黄澄澄的板子拌猪食,仔细一看竟是宋朝的象牙朝笏,于是花了几文小钱将它买下。古董商回去一说,大家便传开了“槐塘卖朝笏,不知其来历”的笑话。从这则笑话里,徽州古人看到了,关键是要把好的家风和谋生知识传给后代,而在实践过程中,他们认识到积善便是最好的家风,这种关心别人的美德,如果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家族就一定不会是“富不过三代”。而读书明礼,则是传承这种美德、掌握正确谋生知识的首要条件。 古徽州一些大的宗族数百年历久不衰,与他们强调读书和积善分不开。以西递胡氏清代富商胡贯三为例,胡贯三幼年勤学苦读,稍长便外出经商,成功后,不但捐出巨款资助歙县紫阳书院、黟县碧阳书院办学,而且斥巨资修复被洪水冲垮的歙县太平桥,修造休宁齐云山登封桥,铺设歙县至祁门的石板大道,慷慨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为胡贯三赢来了良好的声誉,而后代也因能秉承先祖遗风而昌盛兴旺。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