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问:明代戏曲发展演变。
答:
一、杂剧
(一)明初
1.总体特点
(1)创作较为单调,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明初法律规定,民间演剧不准妆扮“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 ,但“神仙道扮
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确要求戏剧为封建政教服务。应运而生
的宫廷派剧作家,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总体追求中几乎垄断了杂剧剧坛。
(2 )体制突破
剧作家们精于音律、熟谙南声,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中移步换形、与时俱进,使得明初
杂剧在剧本体制的突破、 唱词安排的均匀和南北曲合流等形式层面, 都有了一些革新与演变。
(3 )内容:喜庆剧、道德剧和神仙剧是其主要创作类型。
(4 )语言:华丽雅致。
(5 )艺术:突破元杂剧一人主唱的僵化格局。
(6 )作家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缺乏元杂剧直面现实的抗争精神,具有粉饰太
平的浓厚色彩。
2.作家群体
(1)概况
①明初杂剧的核心人物是皇子皇孙朱权和朱有燉。 他们左右并影响着一批文人墨客, 从而形
成一个宫廷派杂剧创作的小群体。
②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具体作家
①朱权 (1378— 1448 )
明太祖第十七子,卒谥献王,世称宁献王。作杂剧 12 种,今存两种。代表作《卓文君
私奔相如》 ,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朱权还作有兼戏曲史论与曲谱为一体的 《太和正言谱》(1398
年),分戏曲体式 15 种,杂剧 12 科,收录和品评了金、元、明初杂剧、散曲作家 203 人,
认为戏曲乃盛世之声、太平之象。
②朱有燉 (1379— 1439)
朱有燉,号诚斋,明太祖第五子之长子,袭封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是明杂剧史上
作品较多的作家,今存杂剧 31 种,总称《诚斋传奇》 。因地位关系,其剧作全部保存。这些
剧作中,以游赏庆寿、歌舞升平、神仙道化为题材的约 20 种,属典型的消遣娱乐之作。另
有十余种牵涉社会生活,有意识地灌注了道德思想。其中较好的有《香囊怨》 。
朱有燉的杂剧结构匀称、 语言俊爽、 音律谐美,在体制和乐曲上吸收了南戏成分, 在当
时流传很广。杂剧系统中最有影响。
③贾仲明 (1343— 1422)
山东淄川(淄博)人,明成祖御前侍从,深受皇帝宠爱。有人认为《录鬼簿续编》也系
他所作,该书对研究中国戏曲史很有价值。所作杂剧 16 种,今存 5 种。其中《升仙梦》写
桃、柳二妖被吕洞宾度化成仙。 《萧淑兰》写少女初恋。
④杨讷
字景贤,号汝斋,蒙古族人,写过杂剧 18 种,今存两种,其中《西游记》共 6 本 24
出,多数情节与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并不一致。
⑤刘东生
浙江绍兴人,作品《娇红记》 (2 本 8 折)写申生和娇娘的恋爱故事,情深句丽。为传
-页脚 --
-
奇《娇红记》的再创作作了铺垫。
(二)明中后期
1.总体特点
(1)明中叶在内容和作法上都有了新的创获,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和战斗精神。明末不乏警
示之作,杂剧南曲化也蔚为风尚。
(2 )在创作上倾向,打破了风花雪月、伦理教化与神仙道化的偏狭局面,题材不断拓宽,
思想逐渐深化,张扬个性、愤世嫉俗的社会批判剧与伦理反思剧出现不少。
(3 )从艺术体式上看,嘉靖之后的杂剧大都是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北杂剧的纯北曲式
从总体上看已经终结。
(4 )弘治时,点缀升平、宣扬礼教的风气逐渐转变,虽然表彰忠孝的意识依然存在,但生
活气息渐浓。
2.作家群体
(1)代表作家:徐渭
①徐渭其人
初字文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