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卢沟桥游记
北京卢沟桥游记
在中国近代史上,“七七事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七七事变”源于1937年7月7日晚间,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演习,并鸣枪逞凶。当晚,日军反向在此守卫的二十九军提出无理抗议,声言中国军队由宛平县城开枪,并声称有一日本兵失踪,要进宛平县城搜索,当时遭到二十九军守桥部队的断然拒绝,日军即用大炮和机枪向宛平县城轰击,双方展开了激战,日本侵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自卫战争的起点,也是东方及太平洋地区反法斯战斗的起点。因这场事变发生在卢沟桥附近,又称之为“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15公里,因横跨卢沟河(今名永定河)而得名。战国时期,卢沟渡口是燕蓟地区沿着大行山脉东麓通往华北平原的要津。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开始兴建石桥,至明昌三年(1192)建成,定名“广利”。
卢沟桥之所以有名,我想除了这里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之外,主要在于它的另两个突出特点:北京现存最古者的一座石造拱桥及桥上形态各异的数百只石狮子。
卢沟桥是根据永定河水流的特点设计的。桥身全部都用白石,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有11个桥拱,面宽7.5米,外宽9.3米,有栏板279块,左侧石栏雕柱140根,右侧141根,柱高1.4米,柱头均雕蹲伏的石狮。全桥的结构和桥墩、拱券的各部分,均使用腰铁固牢,用以加强石与石之间的拉联。桥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并且还在每个尖端安置了一根三角铁柱,以抗御春冰和洪水。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496个,其中金代石狮1个,元,明两代石狮90多组,清代石狮126组。一朝天子一朝臣,石狮身上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金代石狮身体瘦长,面窄腿粗;清石狮满头卷毛高扬,挺胸张嘴,胸前有一条宽带;民国时期的石狮材质较杂,石料有暗红色。青灰色多种,做工相对粗糙。
卢沟桥的东头有乾隆题字碑、石碑和望柱等
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明月西沉,水光幽幽,桥白如玉,良辰美景。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的石狮子见证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带有小狮子的为母狮子
这只公狮子具有典型的清代石狮造型:满头卷毛高扬,挺胸张嘴,胸前有一条宽带
宛平城在卢沟桥的东头
卢沟桥的旧桥面上,数百年的车辙印仍清晰可见
这个可能是金代的石狮,身体瘦长,面窄腿粗;可惜头部已被当年的炮火毁损。
这个可能是民国时期的石狮,材质较杂,石料有暗红色。青灰色多种,做工相对粗糙。
卢沟桥的狮子之所以难数清,是因为有的大狮子还抱着小狮子,而有的小狮子仅露出一点头。
卢沟桥横跨永定河,直通宛平城
桥的西头有康熙的题字碑,记载了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
桥东头的望柱(石碑后面的华表状石柱)上也蹲着一只石狮子,在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
宛平城西的卢沟桥曾是北京进出内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宛平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也成为南来北往的商旅必经之地。卢沟桥东头的这个雕塑群就反映了当时的商旅跋涉情景。
当年,很多商人出门做生意都要从卢沟桥经过,这座雕塑反映了家人相送告别的情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作文 雷锋纪念日作文.docx
- 中国司法制度考试复习名词解释.docx
-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任翔 郑国民语文教育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docx
- 护士工作计划书2021.docx
- 2021年-2021年学年第一学期英语科组总结.docx
- 乡镇2021年平安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docx
- 2021年乡镇综治工作半年总结范文.docx
- 强迫思维的治疗.docx
- 社区妇联工作计划2021.docx
- 大学生励志征文演讲稿自强不息铸就辉煌人生.doc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