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的戏剧集.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读汪曾祺的戏剧集      沙 黑   一,《范进中举》。写于一九五四年,其时作者三十四岁,发表于一九五五年。此戏可用“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八个字概括。   “入乎其中”者,该戏写了众秀才、胡屠户、张静斋这些人以及范进本人,即代表着科举与当时社会“主流意识”方面的人物,是他们在生活中上演了“范进中举”,吴敬梓老先生将他们写进了《儒林外史》,汪曾祺又取来写成此戏。从这部分内容来看,汪曾祺尊重原著,基本没有添加什么。   “出乎其外”者,该戏写了关清、顾白这两个普通平民,他们无私地同情和帮助了范进,同时对科举与当时社会“主流意识”方面抱着冷眼旁观与不以为然的态度,他们外化地明确地代表着剧作者的批判立场,这一批判立场虽然同时也体现在对范进等人的刻画上,但相对于关清顾白二人这一面,那种批判较为含蓄而内在。剧作者的批判立场也就表达出了作为讽刺小说的原著的批判立场,将这一立场赋予在两个善良的平民百姓身上,是有社会生活基础的,因而是可信的合理的和生动的。关清、顾白,合读即为关顾清白,在那个值得讽刺的社会时代,关顾清白的只有老百姓了,他们才体现着民族的清醒意识和健康肌体。这两个小角色不但成为不寻常的思想载体,而且也是转动戏剧大情节的小齿轮,并给戏剧丰富了可贵的生活气息,在戏剧之内外化出关清顾白二人的批判视角, 是汪曾祺借鉴旧戏“副末”这一角色的一个新创造,也是来自他的平民意识的一个文学成果。   汪曾祺一九六二年致黄裳的信中提到,《范进中举》初稿写出来后,老舍曾在酒后指着他的鼻子说,“你那个剧本,没戏!”如今我们看这剧本,这“没戏”的部分,当指戏的主体,即体现原著的那些内容,剧作者几乎是照搬了原著。当我们读小说时,已经觉得很有戏剧性了,特别是胡屠户这个角色,还有范进插草卖鸡的内容,但到了舞台上,这部分内容的戏剧性尚应更较强烈地予以外化,把其中的“戏”给“抠”出来。   汪先生作唱词,巧用元曲之节奏。   二,《小翠》。写于一九六三年,其时作者四十三岁,与薛恩厚合作。此戏与《聊斋》原作相比,主题社会化,情节条理化,性格动作化,总之,改编是老到、成熟、成功的。   “主题社会化”,原作主题以狐仙小翠的诡异,表现因果报应(报恩),而到了戏剧中,则表现小翠以其诡异作智斗,战胜朝廷官场邪恶势力,主题扬清抑浊,是社会性的,也是民众喜闻乐见的。   “情节条理化”,围绕新设计的积极性主题,对原作情节取舍、改造、扩展,重新安排。该剧情节大起大落、扣人心弦、通俗易懂,真是“当行、本色”。   “性格动作化”,小说原作中小翠的性格形象多以微小细节表现,在戏剧中却需要设计幅度较大的动作以便表演,看得出给小翠设计的是“小旦”这个行当,活泼可爱生动风趣,也很符合原作。   汪曾祺对《聊斋》情有独钟,观其《美国家书》可知,旅美期间,他仍抽空创作《聊斋新义》小说数篇,并在家书中写道:“我觉得改写《聊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甚至设想这“能给中国当代创作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而他的小说的笔记风格,显然是汲取了《聊斋》的艺术。   三,《雪花飘》。写于一九六六年,其时作者四十六岁。注明据浩然小说改编。此戏即使今日作为独幕剧,亦可上演,其一,主题很正,写的是“社会主义好人好事”,然而却不极左、不虚假,一个退休工人的一颗极端负责之心,写得是真实可信的。其二,故事很好,在电话尚未普及的年代,该退休工人看管街道公共电话,传一次话是三分钱,在除夕夜晚,他为了传达一个事关工厂生产的重要电话,顶风冒雪,摸遍“十条四号,十条十四号,十条二十四号”三家,去找一位余师傅,皆不成,并且遭人讥讽说他这样为了三分钱不值得,最后,他估计是“四条十号”的人,终于在路上堵住了余师傅,传达了电话内容。这种“社会主义好人好事”题材,是当时文艺最崇尚的,却较难写得好,而汪曾祺这个戏却写得十分好,又自然又生动又简洁,小说提供了好基础当很关键。《年表》未列这一作品。汪曾祺的小说《受戒》等作品名世后,人们从他的风格把他看作三十年代的作家,以致认为他有点“士大夫”,这自有道理,但如果这样来读他的戏曲《雪花飘》,或小说《看水》等作品,是会感到十分诧异的。就是说,在六十代年代严格的“社会主义文艺”规范之下,汪曾祺不写则已,如果写,也能写得很好,只是他做为能写《受戒》的作家,从艺术生产力的意义上说,是被压抑着的,他的《受戒》只能作为一粒文学种子藏于心中。   (小说《看水》,写于一九六二年,简直就是一篇知青小说,不过不是八十年代“伤痕”式的知青小说,小说中的“小吕”真实地因为参加集体劳动而得到了灵魂的净化,写得很有诗意、很正统。这种小说,正是那一时代所提倡、所允许的,有一大批作家的主要成就是这样的作品,其中很多名篇,如今已被笼统地视为极左、虚假、过时,这种认识其实也欠分析,文学史不应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简历,PPT,表格专业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二年office学习经验。 微软MOS认证专家,曾予供销社、中国银行、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定制财务模板与PPT模板。 头条百家数十万粉丝作者,WPS稻壳儿优秀设计师。

认证主体孝感市城区墨若枫文化传媒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900MA4CKBU48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