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跟师笔记.doc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带教单位 XXX医院 指导老师 XXX 继承人 XXX 跟师日期 XX年4月2日 跟师地点 老师诊室随诊(操作)记录 :跟师笔记内容 苏庆申,男 ,60岁。右上腹痛一天 ,舌苔黄,脉弦。处方如下 :柴胡、白芍、香附、元胡、川芎、川楝子、木香、砂仁、茵陈、金钱草、虎 杖、板蓝根、甘草、 体会:此次又选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症病变在胃 ,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得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 机被郁, 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与得 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 ,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 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 .方中白芍养肝敛阴,与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 ,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 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与脾胃 ,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与修复粘膜之作用 ;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与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 ,有镇静与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 作用。香附含挥发油与糖类 ,可提高小鼠得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 驱除消化道积气得作用。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 ,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易激动,失眠,健忘加夜交藤 15g,酸枣仁 20g,珍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 15g,腹泻加附子、诃子、苍术各1 0g;恶心呕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纳差加焦三仙各 10g; 腹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各 10g;脾胃虚弱加党参、山药、白术各 12 g;脾湿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 20g.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带教单位 XXX医院 指导老师 XXX 继承人 XXX 跟师日期 XX 年 4 月7日 跟师地点 老师诊室随诊(操作)记录:跟师笔记内容 孙凤华,女,47 岁。慢性气管炎病史20余年 ,平时易感冒。此 次以“喘憋10余天,加重伴大便干结 5 天”前来就诊。现患者喘憋 , 咳嗽、咳痰,痰白。舌苔白腻,脉滑。老师拟方如下 :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白果、百部、紫苑、杏仁、厚朴、枳壳、桔梗、地龙、黄芪、 防风、当归、肉苁蓉、丹参、乌梅、甘草。 体会:此患者为中年女性,却病久中虚,运化失常,每致停食生湿, 湿聚成痰,痰涌气滞,肺失肃降 ,故见咳嗽喘逆,痰多胸闷 ,食少脘痞等症。老师此次所拟方剂,既有三子养亲汤、又有玉屏风散。三子养 亲汤可降气快膈 ,化痰消食。 玉屏风散益气以固表, 预防感冒。 而加用“肉苁蓉 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乌梅、杏仁等配伍可用于肺虚久咳。诸药合用 ,诸症乃消。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带教单位 XXX医院 指导老师 XXX 继承人 X XX 跟师日期 XX 年 4月10 日 跟师地点 老师诊室 随诊(操作)记录: 跟师笔记内容 赵文军,男,40岁。喘憋、咳嗽、咳痰 10余年,加重7天.咳白 痰,痰少而粘,不易咳出。舌苔黄腻,脉滑数。方拟定喘汤加减 ,处方如下:炙麻黄、杏仁、紫苑、款冬花、桔梗、厚朴、百部、枇杷、 川贝母、地龙、苏子、白果、乌梅、甘草。 体会:老师此次选用得就是定喘汤加减 ,宣肺降气,祛痰平喘。而其中麻黄炙用,平喘效佳,与杏仁、甘草三药配伍即为三拗汤,可 增强平喘功效。老师还选用了地龙 ,本品能扩张支气管而有良好得平 喘作用。对支气管哮喘以肺热型较为适宜。可研末单用 ,或配伍麻黄、杏仁、石膏等药应用.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带教单位 XXX医院 指导老师 XXX 继承人 XXX 跟师日期 XX 年 4 月 14日 跟师地点 老师诊室随诊(操作)记录 :跟师笔记内容 穆春霞,女,30 岁。以“两胁肋疼痛数日”就诊 ,平时怕凉,有时伴左侧腹痛、心烦、急躁易怒。食少乏力 ,舌质偏暗,苔薄白,脉弦而虚。处方如下:当归、芍药、柴胡、云苓、炒白术、干姜、薄荷、香 附、木香、沙参、麦冬、甘草,日一剂。 老师分析:该病人四诊合参,当拟诊为祖国医学“胁痛”之范畴。而胁痛为临床常见病 , 主要证型有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肝阴不足等,病位在肝胆,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 ,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以辨外感、内 伤,在气、在血与辨虚、实为辨证要点 .胁痛得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 ;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得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 得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利胆,

文档评论(0)

缤纷生活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2000055000022
认证主体深圳市宸艺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CDT06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