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控制.ppt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控制;;什么是多重耐药菌?(MDROs);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对5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耐万古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卫生部要求加强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株包括;为什么多重耐药菌受到关注?;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题——MDRO;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MDRO;MRSA=超级细菌?;自2010年8月11日《柳叶刀-感染》杂志披露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存在“超级细菌”以来,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超级耐药菌”疫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8月11日,加拿大发现2例病例;8月13日,法国出现病???。10月4日台湾发现1例病例;截止到10月8日,日本的感染患者激增到53人,并且出现4例死亡病例。“超级细菌”疫情已经波及十余个国家。感染“超级细菌”的人数不断攀升、死亡病例不断增加。数月前,只在印度、英国小规模爆发的“超级细菌”疫情,目前已经形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的态势。 10月26日,我国发现三例“超级细菌”感染病例:在宁夏的两名新生儿和福建的一名老年死亡病例者身上,分别检出了三株“超级耐药菌”。中国的感染病例没有“跨国医疗旅游”的经历,并且发现的“超级细菌”也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这与此前国外报道的“超级细菌”感染病例明显不同。我国检出的“超级细菌”虽也携带“NDM-1”耐药基因,但却呈现出“来路不明,致病性不强”的特点。;; 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耐药菌增加的原因;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手易被细菌污染;用机关枪打鸟或用牛刀杀鸡的时代已经过去 抗感染需要:瞄准器、激光制导炸弹……;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附加损害密切相关;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对超级细菌MRSA感染 的“零宽容”;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2008〕13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浙江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检查方法;如何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6.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并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7.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8.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上海市6所医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定植情况调查;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图;患者的隔离预防 : 首选单间隔离H:\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标识.doc,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其它科室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在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进行清洁消毒。 ;接触隔离: 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关键!;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去污染: 应包括清除定植菌和环境消毒;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 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