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疫情公共课《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docx

疫情公共课《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疫情公共课《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分辨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主要预防措施。(秋风扫落叶)并说出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新冠肺炎的有关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找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初步形成冷静面对传染病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密切联系疫情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三、学情分析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小学生更是会担心、恐慌。迫切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本节内容与自身的健康密切相 关,概念简单易懂,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而且学生从小都得过一些传染病,对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有一些了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难度不大。 在设计活动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引导他们对资料进行分析,使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教学新理念。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取材于人教版《生物学》初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在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上,从关注整个人类的产生和发展,过渡到关注自身的健康,掌握传染病的一般知识,又为下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打下基础。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希沃白板 录播室 奥威亚直播平台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急诊科医生》神预言的一段视频,渲染传染病流行时隔离处置等气氛。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从生活情境出发,从学生的关注视角出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探究 探究活动一、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在下列疾病中哪些是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 新冠肺炎、近视眼、足癣、水痘、贫血、龋齿 、肺结核、血吸虫病、灰指甲 2、结合课件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认同,引起传染病的病原 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类型。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回答,引发学生思考。提供学生参与云课堂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测出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3、资料分析一:截至 2 月 7 日 24 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34622 例,累计死亡病例 723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2074 例,现 有疑似病例 27657 例。 说明传染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病能够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4、资料分析二:2003 年 4 月起,我国广东、香港、北京等地爆发了流行病严重非典(SARS),并在全球扩散,造成近 800人死亡,但之后的调查显示,大量 SARS 相关冠状病毒在中国的菊头蝠中传播,这表明致命毒株可能源自这些蝙蝠,再通过果子狸传播到人类身上。 说明传染病能够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归纳概括: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病毒、 寄生虫等)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 寄生虫等生物。5、资料分析三:非典期间,广东一男子染病 50 天,先后传 染 130 人,包括 18 位亲属和几十名医务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病毒传染给 10 人以上的病人成为“超级传播者”。 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性 资料分析四:病毒性肺炎多见于秋冬季。现可散发或爆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浑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难, 肺部浸润阴影。病毒性肺炎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 夏秋季节,温度较高,适合痢疾杆菌生长,而这时苍蝇也较多,,苍蝇飞来飞去,是痢疾杆菌的传播者。所以每年的夏秋季节时痢疾的高发季节。 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性 达成共识: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性和流行性6、知识拓展:传染病的分类及管理措施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强制管理 乙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禽流感等 严格管理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手足口病等 监测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时定为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 病的防控措施。那就是要强制管理。 设计意图:让事实说话,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传染病知识的重要性。通过适时的拓展延伸让学生科学的理解和认同当今疫情的防控措施, 探究活动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资料分析五: 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

文档评论(0)

152****99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