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3章水体监测1.pptx

  1.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目的与要求: 清楚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监测的对象、目的、监测项目和主要的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掌握水质在物理性质、金属化合物和非金属无机物、有机化合物监测的项目及监测方法; 掌握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水样采集保存和预处理以及底质监测。;学习重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体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第四节 样品的预处理 第五节 主要水环境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 ;本节内容: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水质与水质指标 三、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四、水环境标准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 (一)水体;水资源;;水的循环:自然循环、社会循环 自然循环:自然界的水并非静止,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社会循环:社会循环是指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从各种天然水中取用大量的水,经使用后排入天然水体,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局部的循环。;(二)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 );水体污染的来源有两个: 自然污染: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如特殊的地质使某些化学物质大量富集,天然植物在腐烂的过程中产生某些有害物质等。 人为污染:水的社会循环造成的污染,这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水质污染类型;(三)水质污染物;污染物;2002年,我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的面积约17.4万km2,与上年持平; 较清洁海域面积约1.1万km2,较上年增加近1.2万km2; 轻度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0万km2,较上年减少近0.6万km2; 中度污染海域面积约1.8万km2 ,较上年增加近0.2万km2 ; 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6万km2 ,较上年减少近0.7万km2。;2009年,南海区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30750平方公里,比2008年增加21.3% 2009年,中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14.698万平方公里,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重金属、石油类污染。 部分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严重污染海域: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辽河口等海域和少数???口集中、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沿海近岸海域 ; 2002年,全海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磷酸盐和铅; 油类的污染程度明显减轻; 全海域海水中铅的污染范围显著扩大,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渤海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 ;珠江口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 ;长江口(杭州湾) 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 ;主要污染物: 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部分海域沉积物受到铜、镉、石油类和多氯联苯污染,个别站位石油类污染严重。;水体的污染——赤潮;2010年中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赤潮发生次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海域;水体的污染——海洋生物质量; ;二、水质与水质指标;三、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2、水质监测的目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排放标准;第二节 水体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订流程) 1、明确监测目的 2、进行调查研究 3、确定监测项目 4、设计监测网点 5、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 6、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 7、选定分析测定技术 8、提出监测报告要求 9、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一、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一)基础资料收集;(一)基础资料收集;(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废水排入河流的上游和下游; 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 不同水域的功能区; 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混合处; 入海河流的河口处; 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国境线的出入口; 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交通方便。;2、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示意图;3、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湖、库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4、采样点位的确定 (1)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的布设;;;;;地表水采样点的设置程序;(2)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2)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采样垂线和采样点布设示意;?(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监测频次;二、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二)采样点设置;;三、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3)测量或查知水位、水深,以确定采水器和泵的类型,所需费用和采样程序。 ;(二)采样点的设置;2、监测井的布设;(三)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四、沉积物监测方案的制定;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一、水样的类型及采样前准备 二、地面水水样的采集 三、废水样品的采集 四、地下水水样的采集 五、沉积物样品的采集 六、流量的测定 七、水样的运输和保存;一、水样的类型及采样前准备; 污染源监测的水样种类——按分析项目 ; 污染源监测的水样种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收藏爱好者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事业编考题需要答案请私聊我发答案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