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名词解释笔记.pdfVIP

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名词解释笔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在社会急剧变革中发展的中国舞蹈 吴晓邦( 1906-1995 )作为论述题准备 吴晓邦是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编导、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中国新舞蹈艺术开拓者。 1929 年春至 1936 年 10 月,曾 3 次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高田亚夫舞蹈研究所、江口隆哉和 宫操子现代舞俑研究所学习芭蕾及现代舞。 自学邓肯和魏格曼的舞蹈理论及创作方法, 受到启示, 对其开创中国新舞蹈艺术具有指导意义。 1932 年、1935 年两次回国, 在上海先后创办了晓邦舞蹈学校及晓邦舞蹈研究所。 1935 年、1937 年、 1939 年分别在上海举行了三次舞蹈作品发表会,创作了《傀儡》 、《拜金主义者》等舞蹈。 1937 年抗战爆发,他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出队,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游击队员之歌》等舞 蹈,这些舞蹈是其舞蹈创作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代表作。 1938-1945 年在上海、桂林、重庆、成 都、广州等地开展新舞蹈运动,先后创作了舞蹈《丑表功》 、《饥火》、《思凡》,舞剧《罂粟花》 、 《宝塔与牌坊》等。 20 世纪 30-40 年代中期共创作舞蹈、舞剧一百多个,绝大多数是用暴露、 控诉、讽刺、象征等手法揭露敌人的残暴及旧社会的黑暗,热情讴歌抗日英雄,具有深刻的社会 意义和进步作用。 1942-1943 年在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开设舞蹈班, 在教学上以现代舞自然法 则作为基础,吸收我国武术及民间舞的技法,将教材系统化、科学化、中国化,形成了吴晓邦教 学体系的独特风格。 1945 年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内蒙古文工团、东北民 主联军政治部宣传队舞蹈队、沈阳鲁迅文艺学院教授舞蹈,主要作品有《蒙古舞》 、《进军舞》等。 1949 年南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艺术学校歌舞团及各野战军文工团、宣传队培养了一批 部队舞蹈专业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青年艺术剧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 所所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1951 年主持中央戏剧学院“舞运班” 。1953 年参加筹建北京舞 蹈学校。 1954 年被选为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主席, 并主持中国舞蹈史研究。 1956 年参加制定 《哲 .. 学社会科学 12 年舞蹈规划》 。1957 年建立天马舞蹈工作室, 创作演出 《梅花三弄》、《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等 18 个作品。 1979 年后为促进舞蹈繁荣,提高舞蹈工作者的理论素质,到各地举 办舞蹈讲习会,撰写了大量舞蹈论文。 主要著作有《新舞蹈艺术概论》 、《我的舞蹈艺术生涯》 、《舞蹈新论》、《舞论集》、《舞论续集》等。 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当代中国·舞蹈卷》主编。 主要贡献在于他将中国舞蹈从纯娱乐性及唯美主义的道路中解放出来,积极反映现实生活;他认 为舞蹈应当是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艺术。 .. 戴爱莲( 1916-2006 )作为论述题准备 戴爱莲是舞蹈艺术家、舞蹈教员、编导家,中国当代舞蹈先驱者之一。 14 岁赴伦敦学习芭蕾。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她对现代舞产生浓厚兴趣,考入魏格曼剧团设立的舞蹈工作室工作。 1939 年考入尤尼斯现代舞团,以优异的成绩获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她在该校学习了舞蹈 理论家拉班的情感表现法、舞台技术理论及舞谱等,为以后的创作、表演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7 年抗战爆发后,她编演了《警醒》 、《前进》等。 1940 年返回祖国,在香港滞留期间多次进行募捐义演,创作演出了舞蹈《游击队的故事》 、《东 江》、《思乡曲》、《空袭》、《瑶人之鼓》等。这些舞蹈具有意蕴深邃的内容,新颖的舞蹈形式,真 挚细腻而独具风格的表演技巧,深受观众欢迎,为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5 年应邀参加重庆《新华日报》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