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中医心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学习中医心得 中医学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下面 就是小编带来的学习中医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学习中医心得 1 在旧社会,师带徒的方法因人而异,大致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老师采用浅显的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 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教材,向学生进行讲授,并要求记诵 。 据我了解,凡是用这种教材的老师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偏重传授自己的经验为主,而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 作的讲授,则重视不够。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侧重于 临床,而忽于理论方面的研究。 第二种,与以上正好相反,老师在启蒙教学阶段,就以四部经典 著作开始。 他们的主张,和《千金方?大医习业一》的精神遥相呼应。所以, 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地讲,理论水平较高,而且基础也打得牢 固,有发展的潜力,故被历代医家所拥护。 清代的医学大师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一文中指出: “一切道 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 为医者。”他说的汉唐以前之书,指的是《内》、《难》等经典著作 。可见,徐氏也主张先学经典著作为学医的根本。 我是怎样学起中医来的呢?因为我体弱多病,经常延医服药,而接 近了中医,并以此因缘加入了中医队伍。我的学医老师,在营口行医 为主,他收了三个徒弟,我的年纪为最小。当时我学的中医课程,现 在回忆起来,大体上分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两个阶段,共花费 了六年的时间。 第 1 页 在理论基础阶段,学了张、马合著的《黄帝内经》、《本草三家 注》以及《注解伤寒论》和《金匮心典》等著作。 由于我曾读过几年私垫,古文有点基础,所以,文字方面的困难 不大。但对老师所讲的医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难题。记得有一次老 师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 肝,肝生筋,筋生心……的内容时,尽管老师讲得眉飞色舞,而我却 象腾云驾雾一样了。对中医理论基础,我学了整整三年。虽然对一些 问题还有些朦胧,但把一些经典著作系统地学了一遍,这就对进一步 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很大的收获。 学到第四年,老师为我讲授了《医宗金鉴》中的临床课程,如杂 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等。由于这些内容是 用歌诀格式编写的,因之老师要求一边学一边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 时为止。背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它很压人,来不得半点虚假,必 须每天早起晚睡付出辛勤劳动。 关于背书的问题,历来也有争论。我的意见,倾向于应该背点书 的。《医宗金鉴?凡例》中说: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 ,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它指出 “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 识清是为了临床辨证。 由此可见,《金鉴》所写的大量歌诀体裁,是为了人们的背诵和 记忆,这也就勿怪其然了。然而,中医的书浩如烟海,谁也不能一一 皆读。因此就有地区之所尚,或因师传之所异,而不能不有所选择。 例如,南方的医家则多宗孟河派的费、马之学,而东北三省,则多把 《医宗金鉴》奉为圭臬。 《医宗金鉴》这部书,原为清乾隆太医院右院判吴谦的未成之著 ,后被政府发展,认为可以作国家的医典,仍指令吴谦、刘裕铎本着 “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 的修纂。大约又过了两年,于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书共为九 十卷,计分十一个科目。它与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剂局 方》可以互相媲美而并驾齐驱。 第 2 页 徐灵胎评价此书有 “源本《灵》,《素》,推崇《伤寒沦》、《 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博采众论,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 执”的美誉,也就说明了这部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仅在东北三省 发生影响,而且远及全国和东南亚各地。 在老师的指示下,我买了一部《医宗金鉴》。通过自己的学习, 发现其中的《订正伤寒论注》搜集了诸家之长,参以己意,说理明畅 ,使人读之发生兴趣。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埋首于《伤寒论》的学习 。从这开始,方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向自学迈出了新 的一步。 学习中医心得 2 感恩有这样一次机会,能让我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