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PAGE 1
PAGE 1
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3
一、1.选择题 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0. “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 〕 A.《左传》 B.《国语》C.《战国策》D.《韩非子》 1. 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 A.《老子》 B.《庄子》C.《论语》D.《孟子》 2. 《答司马谏议书》中,用“盘庚之迁〞的典故,主要是为驳斥〔 〕 A.侵官 B.致怨C.拒谏D.征利 3.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 〕 A.小令 B.套曲C.慢词D.杂剧 4.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 A.克己复礼 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 5. 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 〕 A.骚体赋 B.大赋C.抒情小赋D.文赋 6. 同属道家学派的是〔 〕 A.孔子和孟子 B.荀子和韩非子C.李斯和李密D.老子和庄子 7. 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经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纳的表现手法是〔 〕 A.对比反衬 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 8.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 A.比方 B.夸张C.比拟D.排比 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 A.山水诗 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10. 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1. 以下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A.契诃夫 B.伏尔泰C.屠格涅夫D.泰戈尔 1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是〔 〕 A.柳永 B.李清照C.苏轼D.李煜 13. 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 〕 A.冯谖 B.孟尝君C.李广D.程不识 14. 以下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贝多芬传》C.《高老头》D.《匹克威克外传》 二、2.填空题 0. 《参军行》的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__________。 1. 《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_____________。 2. 《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理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 4.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5. 孔子名丘,字________。 三、3.翻译解释 翻译解释题 将以下各小题中的部分字或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0. 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恕:________ 1. 以此诟远。 诟:________ 2. 是社稷之臣也。 是:________ 3.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________ 4. 那么将焉用彼相矣。 相:________ 5.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无以终余年:______________ 6. 操吴戈兮被犀甲。 被:________ 7. 黄沙百战穿金甲。 穿:________ 四、4.简答题 0. 莺莺的叛逆精神是怎么表现的? 1. 为什么说《谏逐客书》是汉赋文风的先导? 五、5.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题 0.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括号字的含义,并说明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观点? 篑:______平:______弃井:______数:______ 1.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2. 文中所引孔孟的话属于何种论据?哪个成语是由孔子的话引申来的? 3.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归未三句的含义是什么? 4. 词人借树犹如此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六、6.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题 0. 指出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分别说明其象征意义。 1. 文中人鱼这一形象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向人们提出怎样的警示? 2. 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为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