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至今,在我中华儿女身上还存在 着各种令人敬佩的优秀品质。那你知道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吗?下面是 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齐太史秉笔直书齐国都城淄临。 黄昏将至,陰云低垂,大夫崔杼的内府早早地就点上了蜡烛。 突然,刀光斧影,堂内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接着传来甲士的禀 报声:“庄公已死!” 时间凝聚在公元前548年,齐国大夫崔杼在自己的府中设计诱 杀了齐庄公。 崔杼召集百官,宣布立年幼的庄公之弟杵臼为齐君,称景公 ;接 着又自立为左丞相。春秋时期以左为上,崔杼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 上的权臣。 在刀剑面前,唯唯诺诺的齐国百官只有接受这个国君和丞相。 崔杼担忧百官不服,遂率百官到太庙歃血盟誓。 “诸君若有不与崔杼同心者,必遇凶而亡!” 听着崔杼寡廉鲜耻的誓词,百官心中愤恨不已,可望着太庙内外 的甲士和甲士手中寒光闪闪的刀戈,只有喟叹着随崔杼盟誓了。 百官的归顺令崔杼心安不少,可他依然睡不着觉。弑君毕竟是十 恶不赦的罪过,生前既使权倾一身,死后也免不了遭人唾骂。怎么办 呢?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历史却不因时间而改变。那么记载历史的史 书呢?只要写上史书,一切不就成了历史。 于是,崔杼急召太史(记载史事的官)伯进相府议事。 “你要把我的话记入简册,”崔杼的双目透着杀气道,“就说: lsquo;庄公以疟疾殁rsquo;。” 太史伯似乎没有听到崔杼的话,笔走龙蛇,飞快地在简上写下“崔 杼弑其君”五个字。 崔杼大怒:“你不服从我的命令,就不怕死吗?” 太史伯坦然地:“如果不按照事实记史,还叫什么太史。” 崔杼挥手命令甲士将太史伯斩首,然后又召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 进府。 太史仲已知兄长被杀,进府后,未等崔杼开口,已将“崔杼弑其 君”五个字写到简上,交 给崔杼审阅。 崔杼看到这五个字,握着简的手颤抖起来,脸因恼怒失去了血色。 “斩! ”他从喉咙里迸出沉闷的杀声。 “叫太史叔来!”崔杼怒气未消,又令侍者召太史伯的二弟进府。 “太史叔、太史季已在府门外等候召见。”侍者说。 太史伯家兄弟四人都是史官。仲被崔杼召走后,叔、季二人知道 仲不会将伪史写上简册,必死在崔杼的刀下,于是一起来到左丞相府 前等候崔杼的召见。 太史叔站到崔杼面前蔑视地问:“左丞相召我,是为庄公之事吗?” “是,你想怎样写?” “与兄同。” “他们死了 !” “与兄同死!” 太史叔毅然在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然后含笑引颈请死。 崔杼气得七窍生烟,声嘶力竭地朝太史叔吼道: “杀!杀!” 太史叔的血还未流尽,太史季已持简面对着崔杼了。 “你的三个哥哥都死了,你若按照我的话去做,可免一死。 ”崔 杼威胁说。 太史季冷笑道:“史官为史不惧死。秉笔直书是史官的职责,若 因失职而活着,不如死去! ”说罢,在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递给 了崔杼。 崔杼胆怯了,太史伯四兄弟为据实直书前仆后继,震慑了他的心。 他不敢再举起屠刀,无奈地将简册扔给太史季,让他走了。 太史季在回史馆的路上,遇到史官南史持简从外地匆匆地赶来。 “季,崔杼弑君之事怎样了 ? ”南史擦着额上的汗问。 “已记到简上了,”太史季打开简册让南史阅过后说,“我的三个 哥哥总算没有白死。” 南史慨叹道:“我听说你们兄弟四人都被崔杼杀死,担心崔杼弑 君之事无人记载,便匆忙地赶来。看来我已不用死了。 ” “伏清白以死直”是屈原《离騷》中的名句,意思是说:保持清 白节操宁可为真理而死。“齐有太史简”(文天祥《正气歌》诗句), 太史伯四兄弟为了尽史官之职,不将伪史入册,前赴后继,凛然赴义 的故事流传至今仍震撼着人心。敢于为正义献身已成为最令中华民族 引以为自豪的美德。 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卓恕辞恪【卓恕辞恪】 卓恕辞恪。某日复来。届期果至。樽酒相陪。 【原文】 吴卓恕、尝还会稽。辞太傅诸葛恪。恪问何日复来。恕言某日。 至日。恪为主人。停不饮食。欲以须恕。宾客咸曰。会稽建康。相去 千里。道阻江湖。风波难期。俄而恕至。一座皆惊。宾主酬酢。尽欢 而散。 恕与范式略同。而恕较甚于式。恪之信恕。亦更甚于劭。盖式则 自约期于劭。恕则因恪问而率尔对以期。劭则仅告母具鸡黍以俟之。 而恪且延宾客。停饮食以待之。其知之深也。实以其信之笃也。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吴国里有一个姓卓名叫恕的人。有一次、要回到会稽 的地方去。因此到那做太傅官名叫诸葛恪的面前去辞行。诸葛恪就问 卓恕。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卓恕说。就是某日来吧。到了这一天。诸 葛恪备了酒席。自己做着主人。停着杯筷不喝不吃。要等卓恕到来。 许多客人大家都说。会稽地方到这里建康。相隔有一千里路的远。并 且路上又隔着江呀、湖呀。水面上有了风波。这是很难预定的。过了 一忽儿。卓恕果然到了。满座的宾客们都非常的惊异。于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