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文字材料写作的通病及纠正.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关文字材料写作的通病及纠正 文字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机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不断提高文字材料的写作水平,应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通病。 防止和克服的通病之一:贪大求全,开中药铺。早在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已批评了这种现象。他指出:“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一篇文章充满了这些符号,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说来说去还是一个中药铺,没有什么真切的内容。我不是说甲乙丙丁等字不能用,而是说那种对待问题的方法不对。现在许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现在这种不好的文风依然存在。有的材料架子搭得很大,面子展开得很宽,条条目目很多,像中药铺里药柜子上的许多抽屉格子。看上去很全面,很有条理,实际上是臃肿、散乱、无重点,真经被一大堆无关紧要的文字所淹没。有的同志在思考、研究材料总体框架和思路时,总想把一个单位、一次试点、一次会议的情况反映得全而又全,怕丢了“金子”,怕人家不识货,一股脑儿往上堆,这也舍不得丢,那也舍不得丢;心是好的,殊不知,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结果使“金子”掉进一锅“糊糊”之中,有光也发不出来。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安排文字材料的框架结构,要从实际出发,该复杂则复杂,该简单则简单,不能认为篇幅大、条条多,材料才有分量,才能体现水平。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在调查研究阶段,应当占有比较全面、丰富、详实的材料,而在具体分析和抽象概括时,要善于从“全面”中跳出来。其次,要紧紧抓住本质、抓住要害。任何事物都有量和质的规定性。质是反映事物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只有抓住事物的个性、特点和规律,才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要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从一点进入,向纵深开掘、拓展,这样的材料才会有深度。我们认识一个人都是靠了解其特征才留下较深刻的印象的。再次,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阐发问题,都一定要高度集中。能三个问题说清楚的,不写四个问题,能四个问题说清楚的,就不伸出腿来写五个六个问题。每个问题,也不一定非要再搞成几条。切忌搞“三三制”之类的模式。 防止和克服的通病之二:重复雷同,千人一面。常常有这种现象,我们阅读一些刊物,总感到有些文章大同小异,雷同的地方不少,有的好像在哪里见过。一个是标题雷同。如调研材料,不是对什么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就是从什么看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等。又如经验材料,往往是几个性、几个结合、处理好几个关系等。另一个是抓的问题雷同。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从同一个角度反复论证,意思都差不多,没有新鲜东西。有的今天要注意解决这样几个问题,过不了多长时间,“问题”又成了研究解决的对象。有的抓的问题差不多,采取的对策也相似。有的甚至令人怀疑文章是不是“嫁接”的。再就是写作手法雷同。有的除内容有别外,从标题到层次结构,以至语言的表述都差不多。有时报刊上登出一种较新颖的写作方法,于是就出现了“流行结构”。造成雷同的原因很多,有的可能是写材料的新手,模仿别人写的;有的是怕动脑、图省事,不愿下功夫去琢磨,担心“创新”弄不好到领导那里通不过;还有的认为,对文字材料,各级机关如同材料“加工厂”,每天都在加工制造,要写出新意来有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应当承认,文字材料包括天天见面的新闻报道在内,要完全避免雷同也不大可能。也应当承认,要写出一篇有见地、有新意、能抓住人的好材料也确实不容易。但“不容易”不是“做不到”,经过努力还是能够办到的。作为机关干部尤其是经常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应当具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刻苦学习,锐意进取,立志写出好材料来。平时就要注意锻炼、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有意识地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下:①摆脱习惯性思维方法和条条框框的限制,从本本中、从老经验中跳出来,用发散性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热情。②对自己写的东西,要多问几个“行不行”、“为什么”、“怎么办”,不要轻易地肯定、自我陶醉,以致形成思维定势,使自己的思路展不开,跳不出框框。要勇于否定自己,“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一条小道走到底,要选择所写材料的最佳思路。③多找些人研究。“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有经验的机关干部,每当接受一项重要任务后,都愿意找一些“圈内”、“圈外”有思想、能谈点问题的同志,广泛讨论,各抒己见。尤其是对那些“怪点子”、“弯道道”,要认真听,细心琢磨,不要轻易否定。好的思想火花往往是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中冒出来的,好的写作思路、观点以至整个材料往往是七嘴八舌“吹”出来的。④要经常关注和研究新形势、新动态、新情况、新问题,从“新”中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