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8 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教育 体育 课堂小结旧中国建国后教育蓬勃发展文革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旧中国体育群众体育新中国竞技体育一、旧中国 在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的90%,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20%,工农子女几乎被剥夺了入学的利。落后二、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强调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发展国家在发展中小学的同时,新建了大批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红卫兵砸毁“清华园”题字张铁生1950~辽宁兴城人1973年参加全国高考北大“红卫兵”将校长陆平等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判三、“文化大革命”中 大批教师被打成“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1966年起,大学连续四年不招生,不少学校“停课闹革命”,造成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破坏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file:///F:/%E5%85%AB%E4%B8%8B/%E7%AC%AC%E5%85%AD%E5%AD%A6%E4%B9%A0%E4%B8%BB%E9%A2%98%20%20%E7%A7%91%E6%8A%80%E3%80%81%E6%95%99%E8%82%B2%E4%B8%8E%E6%96%87%E5%8C%96/%E7%AC%AC18%E8%AF%BE%20%20%E6%95%99%E8%82%B2%E5%92%8C%E4%BD%93%E8%82%B2%E4%BA%8B%E4%B8%9A%E7%9A%84%E8%93%AC%E5%8B%83%E5%8F%91%E5%B1%95/cjb-kejian-8b-18/%E7%AC%AC18%E8%AF%BE%E3%80%80%E6%95%99%E8%82%B2%E5%92%8C%E4%BD%93%E8%82%B2%E4%BA%8B%E4%B8%9A%E7%9A%84%E8%93%AC%E5%8B%83%E5%8F%91%E5%B1%95/%E6%81%A2%E5%A4%8D%E9%AB%98%E8%80%83.avi1977file:///F:/%E5%85%AB%E4%B8%8B/%E7%AC%AC%E5%85%AD%E5%AD%A6%E4%B9%A0%E4%B8%BB%E9%A2%98%20%20%E7%A7%91%E6%8A%80%E3%80%81%E6%95%99%E8%82%B2%E4%B8%8E%E6%96%87%E5%8C%96/%E7%AC%AC18%E8%AF%BE%20%20%E6%95%99%E8%82%B2%E5%92%8C%E4%BD%93%E8%82%B2%E4%BA%8B%E4%B8%9A%E7%9A%84%E8%93%AC%E5%8B%83%E5%8F%91%E5%B1%95/cjb-kejian-8b-18/%E7%AC%AC18%E8%AF%BE%E3%80%80%E6%95%99%E8%82%B2%E5%92%8C%E4%BD%93%E8%82%B2%E4%BA%8B%E4%B8%9A%E7%9A%84%E8%93%AC%E5%8B%83%E5%8F%91%E5%B1%95/%E6%81%A2%E5%A4%8D%E9%AB%98%E8%80%83.avi年高考制度恢复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江泽民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的发展1、政策法规1)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核心科教兴国手段时间跨度2)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改革重点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3)颁布《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把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基础教育1)2000年,“两基”的目标已如期实现。全国8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2)全社会开展了实施“希望工程”活动这些破败的校舍,简陋的教室,艰苦的环境,你想到了什么?应该怎么办?3、高等教育 八十年代,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现在大学生已比较普遍,这是为什么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