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克念菌素中毒案例分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药厂克念菌素中毒案例分析 :该文报道了台州市某药厂于2005年6月3日发生的一起克念菌素中毒事故。通过分析此次事故原因,认为需要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力度,加强职业卫生学问与卫生法规的宣教培训,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器具,做好安全监护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台州市某药厂于2005年6月3日发生一起克念菌素中毒事故,现将分析状况报告如下: 1事故经过 2005年6月3日上午9点30分,某药厂302车间开头生产克念菌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粉尘。在该室操作的共有4人,上午l1时左右工作结束。其后1名女操作工于上午l1:30左右感觉不舒服,有发冷、寒战、恶心、头晕、喉部不适等症状。后感觉呼吸时胸部疼痛,咳嗽加剧,咳后呕吐,共呕吐了7次左右。 下午1:30到医院就诊。经检查,T37.5℃,P80次/min。R20次/min,呼吸急促,CT报告两肺纹理增粗、紊乱,经葡萄糖、鱼腥草针、左克针、泰诺林胶囊治疗,症状缓解。另两名工人下午上班时(b-3o)感觉头昏、头晕、恶心、胸闷、发冷、乏力,于下午3时、4时到医院就诊,另一人未见特别反应,而未就诊。 医院赐予抗菌、抗毒素、激素等治疗后,症状缓解。目前均已恢复。 2现场调查 某药厂302车间位于外沙东厂区内,该车间主要生产固体制剂,2005年6月3日上午开头生产克念菌素,所用克念菌素原料量75kg,克念菌素生产工艺流程:用克念菌素原料(颗粒状),加入预胶代淀粉、微晶纤维素、微粒硅胶、硬脂酸镁,经粉碎过筛再混合。上午粉碎过筛,下午再混合。粉碎过筛位于302车间四楼417室过筛室内,该室长约4m,宽约2m,高约2.7m.内有一台旋涡振荡筛和一台风冷式粉碎机,天花板上有一个500mm×6oomm的送风口,东北墙角有一个4OOmm×500mm的排风口,地面和粉碎机上散有少量棕黄色和白色粉末。据介绍6月3日上午生产室内送排风装置已开启,但粉碎机内除尘风机未开启,导致室内有粉尘扬起(经调查,平常工作时全都开启)。4名操作工进入车间前经二次更衣后穿上连体工作衣帽再戴上平凡纱布口罩,但其中一人未戴口罩就进行操作。 3中毒事故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及现场勘察。此次中毒由于该车间容积小,4名操作工在8111室内打粉操作,且个别工人未戴防护口罩,粉碎机内的除尘风机也未开启。另外,据调查了解发病就诊的3人都有青霉素过敏史,年龄分别为23、26、42岁。克念菌素是一种抗生素,抗真菌药,主要不良反应是少数病人用药后有恶心、呕吐等不舒服感。此次发病原因不排解工人操作中吸入过量克念菌素粉尘引起的不良反应。为防止此类中毒事故发生,保障职工健康,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促进企业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特殊要加强职业卫生预防性监督,从源头上掌握职业中毒的发生。(2)加强的宣传,加强职业卫生学问培训,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积极开展上岗前和在岗职工的职业性健康体检和培训工作,建立有害作业场所监测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文档评论(0)

认证主体菲亚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天津自贸试验区)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18MA05M78NX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