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司法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中央层面的政策解读与制度设计却使得该项诉讼面临极大的潜在挑战:既无法从理论渊源上予以圆满解释,也未合理定位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场域中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功能边界,导致司法权极易侵入甚至取代行政权。从现行实践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运行状况也难言令人满意,其不仅存在适用条件“模糊”“泛化”之风险,而且已然与既有制度形成“重叠”“冲突”之乱象。检视行政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行政权与司法权大体需遵循“相互尊重专长”“行政权优先”的基本原则。行政机关(政府)作为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算法民粹到算法民主:数字时代下民主政治的平衡.docx
- 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探析:约束与选择.docx
- “抽象与具体”的现象学澄清.docx
- “中国之治”及其世界意义.docx
- “资本逻辑”和“非资本逻辑”:《资本论》社会分析方法的两个维度.docx
- 《民法典》离婚财产分割和离婚救济制度的法律适用——以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为重点.docx
- 《民法典》绿色条款的体系化解读——以公民环境义务为分析视角.docx
- 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及其对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意义.docx
- 包容性生育政策:开启中国生育政策的新篇章.docx
- 辩证法: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docx
- 绿色政绩考核与地方环境治理——来自环保一票否决制的经验证据.docx
- 马克思价值形式分析的现象学阐释 ——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认识批判.docx
- 美好生活是城市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人是城市动物”中的自然目的论.docx
- 面向2035和2050:从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转变的意义与路径.docx
- 民众意愿在数字化时代的表达——以社会自我批判为视域.docx
- 农户参与河长制治理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群体认同与干群互动.docx
- 评卡斯托里亚迪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基于“建制与想象”理论的分析.docx
-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权利基础与实现路径——以国家所有权的私权定位为逻辑起点.docx
- 全球伦理的致善之道——从天下秩序的道德想象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ocx
- 人工智能、劳动收入份额与社会福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