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名看广东台山下川岛沧海桑田的变迁.docVIP

从地名看广东台山下川岛沧海桑田的变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地名看广东台山下川岛沧海桑田的变迁 从地名看广东台山下川岛沧海桑田的变迁 作者:赖福荣 地名是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它不仅是客观符号, 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和精神生态所指,承载了大量的个 体记忆与情感,使其打上深深的历史烙印,是人类宝贵的文 化财富。下川岛的地名,蕴涵着丰富的地理历史信息,提示 后人去探讨和解读。 下川岛位于台山市南面海外,岛北面与大陆海宴的望头 相距 6.25 公里。岛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 19.11 公里,最宽 8.35公里,最窄 4.05公里,岸线长 82.45 公里,面积 98平 方公里。下川岛古称“下川山”或“下川洲” 。 下川,早在侏罗纪末( 2.04 至 1.30 亿年前),燕山运动 结束海浸,使下川岛隆起,但中部下降,形成地堑,有了下 川岛的雏形。到了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 3000 年)与海宴 望头、广海甫草迳等地区,产生“大海退” ,有了陆洲。“下 川海区随着全新世以来以上升为主的地壳升降运动,使沿岸 普遍提升,现在的岸线定型于汉代,约 2000 年”(《川山群 岛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 )。 从下川岛地名所隐藏的历史信息,可读到下川岛沧海桑 田的变迁。 略尾圩是原下川镇府的所在地,是下川的中心地带,也 是下川最大的平原——川中平原(古称大滩洞)的腹地,可 在古代,这一带却是汪洋大海,其名字和周围村庄的名字默 默告诉着后人:东面的南角咀、水洋、南北洋、平埠、塔边、 淡水坑村,东北边的横山村,西边的北埗、中埗、下埗村, 再下是侯王庙(现为下川中学宿舍) ,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 古代“大滩洞”的画面。由于下川岛的地理位置,是海上航 行的必经之路,古时木帆船为安全航行,多是靠岸而行,从 泉州、广州往海南、南洋、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的船只都会 在此停泊,形成海上驿站。 “大滩洞”三面环山,西南面向 海,是船只避风的天然良港。南来北往的商船加上本岛的渔 船桅杆林立,渔帆点点,频繁进出,海边有灯塔指引,进来 添加淡水,到平整的埠市补充生活用品和船用物资,再停靠 埗头休整,出发时到侯王庙祭拜侯王菩萨,祈求保佑路途平 安,一帆风顺。关于略尾名字的由来,略者,界也,是浅水 区与深水区的交界处,再往南,便是浩瀚的南海了。 “大滩 洞”现在是一片良田,在哪个地方深挖下去,都能找到海底 古生物遗骸,如贝壳等。上世纪 90 年代,月山村民搞农田 水利建设时还挖到成片炭化的古红树林树头。 下川岛东部的川东,古称东涌,现在的川东小平原古时 也是泽国一片,东西两面是分隔开的。东边的村前村,西边 的东涌村、龟山村和曲龙村,向我们暗示:北面的东涌口海 波连着南边的大湾海——不大,海涌而已。村前村是指村的 前面是洁白的沙滩,龟山村是海龟产卵之地,而曲龙村则是 村口的海岸线似曲曲弯弯的长龙。现在村前村口的沙坝,茅 湾村口的沙堆,是最鲜活的例证。 下川岛四面环海,由于长期受洋流、台风和海浪的外力 作用,形成许多海湾和沙滩。一般的格局是沙滩内有老沙坝 (堤),沙坝内为地理学称的潟湖沉积小平原,均为淤泥沙 质,然后是村庄,背后是大山,风水学称为背山面水。据考 证,古人以几种特性起名: 1、以物产命名,如竹湾、茅湾、 荔枝湾、槟榔湾、牛圹湾、獭湾、黄花湾; 2、以坐向命名, 如南澳湾、北风湾、东湾,但向西的湾头没有叫西湾的,猜 是古人迷信,有“日落西山”之嫌; 3、以大小命名,如大 湾、大涵湾、细独湾、细澳湾等。湾头内的潟湖小平地都开 发为良田,背山有山货,面海有水产品,勤劳人家都可以解 决温饱。上世纪 40 年代的大饥荒,台山人大量出洋谋生, 而下川人较少,与此有关,也与茫茫大海阻隔,信息不灵, 交通不便有关。 下川岛海区周围还有为数不少的小岛、明礁及干出礁 (退潮后露出海面)环绕着主岛,除了漭洲岛有人居住外, 其它为无人岛。这些小岛古人称为洲,大多以形象取名,如 木壳洲、琵琶洲、山猪洲、笔架洲、扫杆洲、狮子洲;有以 岛上动物取之,如黄猄洲、鹰洲、漭洲、燕子洲、白鹤洲; 至于王府洲,则是公元 1279 年元宋崖门海战后,南宋的残 部南下到达王府洲,建立南宋最后一个王府而得名。 悠悠岁月,斗转星移,潮涨潮退,多少风流人物随浪而 去,唯有不变的地名,千载流传,向后人隐示它的往昔,勾 起我们无限的遐思。看今天,黄猄洲里无黄猄,燕子洲里无 燕子,白鹤也与仙人去,此地空余白鹤洲 下川岛的地理 变迁, 也告诫我们人类: 要树立 “地球乃一国, 万众皆其民” 的思维,善待地球,否则,也有桑田沧海的那一天! 下川岛地名,好一本地理教科书 上川:“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 作者:陈方欢 上川岛飞沙滩曾是国内炙手可热的滨海旅游地。 石笋是当年葡萄牙人在上川岛活动的见证。 曾经的上川镇政府所在地现在已挂牌为上川办事处。 在台山市的西南部,有一座上川岛。它屹立

文档评论(0)

170****6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