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部分施工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部分施工方案 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15; I、II段基础、拉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基础以外为C30S6; III段承台、承台、基础、拉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其他为C35 S6。 I、II段素混凝土垫层下设500mm厚的灰土垫层,I段为3:7灰土,II段为2:8灰土; III段素混凝土垫层下设300mm厚3:7灰土 第一节 灰土、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1. 1 灰土垫层施工 (1)当基础土方开挖完毕后,立即进入桩基施工,在桩基施工中,要采取措施对雨水进行集中排放,如在基坑内做浅型沟槽,设置集水坑;当雨量过大时,应用彩条布进行全部覆盖,防止雨水通过毛细现象渗透对文物侵蚀。当桩基施工完毕检测合格后,立即挖桩间土、破桩头, 桩头修复合格后,进行灰土垫层施工。灰土垫层施工完毕立即进行素混凝土垫层施工。 灰土的土料,可采用原基坑挖出的土。凡有机质含量不大的粘性土都可以用作灰土的土料。表面耕植土不宜采用,土料应过筛,粒径不能大于15㎜。 (2)施工技术要点 a、施工前应验槽,土体表面干燥后再铺灰土。 b、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以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以凉干或洒水湿润。灰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拌好后应及时铺好压实。铺土应分层进行,每层铺土厚度分别按机械压路机和蛙式打夯机考虑,其厚度分别为150~250、250~300mm铺设,并预先在槽壁和基坑面安放标高控制点。 c、每层灰土的夯打或压实遍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一般夯打遍数不少于3~4遍。机械碾压为8~12遍。 d、入槽的灰土,不得隔日夯打。拌好的灰土严禁雨水或施工用水的浸湿。 e、灰土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否则,要作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刚打完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雪浸泡,应将积水及松软土除去并补填夯实。 f、灰土分段施工时,接槎设在受力较小的部位,上下两层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I段施工缝设在N~Q轴之间1/3处。 G、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然后进行夯实并满足符合设计要求。 (3)质量检查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石灰粒径 ≤5㎜ 筛分法 2 土料有机质含量 ≤5% 试验室焙烧法 3 土颗粒粒径 ≤15㎜ 筛分法 4 含水量(与要求的最优含水量比较) ±2% 烘干法 5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 ±50㎜ 水准仪 可用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灰土地基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检查数量: 随意抽查。 (4)冬季施工措施 a、 冬季灰土回填边施工边保温(采用黑心棉进行覆盖)。 冬季灰土回填时,每层虚铺土的厚度比常温施工减少5~8公分。 冬季灰土施工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回填边坡的表层1.0米以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灰土回填,整个回填灰土上部应用未冻的灰土进行回填。 1.2 素混凝土垫层施工 a、本工程灰土垫层以上四周均设大于承台或基础梁100mm宽,10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的素混凝土垫层。 B、垫层模板采用60×100方木料、钢筋头进行支撑,然后用水平仪测出垫层的顶标高,并用墨斗弹出水平线。 C、混凝土的施工应及时进行,防止雨水浸湿灰土垫层。垫层使用商品混凝土并采用混凝土搅拌车直接浇筑(I、II段垫层),III段凡混凝土搅拌车浇注不到的部位,用手推车人工运至作业面。振捣时用50型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后人工进行找平。根据现场环境温度,采取必要的养护并用彩条布和黑心面加以覆盖。 第二节 基础承台及基础梁 1.工程概况 根据本工程结施-04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承台分布于剪力墙及相应的框架柱下。III段(1)、(B)轴上由基础垫层、承台、钢筋混凝土墙及墙体暗梁构成结构实体;(6)轴上由基础垫层、承台、框架柱、基础梁、钢筋混凝土墙及墙体暗梁构成结构实体。I段由基础垫层、承台、框架柱、基础拉梁、钢筋混凝土墙及局部墙体暗梁构成结构实体。 2.施工部署 该工程I、II段、III段先施工基础然后再施工主体,基础分三个阶段施工,先施工I段然后再施工III、II段。III段基础中分别设两处后浇带,基础第一次施工至I段-1.0米、II段+1.3米、III段-3.8米,并在该部位设置3mm厚钢板止水带,防止二次施工渗水。 1、施工程序 素混凝土垫层技术复核、验收→放承台、框架柱、基础梁、拉梁及钢筋混凝土墙定位控制线→验线→承台、框架柱、基础梁、拉梁及钢筋混凝土墙(部分预埋插筋)钢筋绑扎→钢筋验收→模板支设→模板验收→承台、基础梁、拉梁混凝土浇捣→(6)轴上(C)~(F)轴间承台内侧及西侧安放预应力“T”形梁吊装施工用钢支撑预

文档评论(0)

办公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办公报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