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用于讲座,演讲,授课,培训等场景);大豆病虫害症状识别与防治;主要讲座内容; 一、大豆病虫害发生特点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情况;1、根部病害;2、地上部病害;3、地下害虫;4、地上部害虫;原因分析;3、由于大豆灰斑病菌群体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某些主栽品种的抗性丧失,遇上多雨年份就会导致灰斑病大发生,如绥化林区、海伦、巴彦、青岗、望奎、绥棱、林口和宾县等地绥农14、绥农15和合丰25等品种发病偏重。
4、对褐纹病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未采取防治措施,造成大豆叶片大面积提早枯黄而脱落。;5、由于大多数品种对霜霉病是有一定抗病性的,因此人们忽略了对霜霉病的防治,致使气象条件适宜时,某些感病品种造成霜霉病的流行。
6、对大豆疫病认识不足,尚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发生面积有所增加。
7、气象条件有利于大豆蚜的发生和持续危害。;8、暖冬有利于害虫和病原菌越冬存活。
9、防治观念和防治技术不到位。很多农户缺乏植物病虫害方面的知识,意识不到防重于治的必要性;防治措施缺乏规范化,尤其在选用防治措施、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强调喷药质量上表现突出,药械落后。; 二、大豆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大豆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重发生区:主要包括西部的三肇、安达、大庆、泰来、林甸、甘南、富裕、依安、等县(市)其耕地土壤多盐碱土和风砂土,气候干旱,土壤条件适合于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长发育,而不太适合于大豆生长发育,因此病害发生和危害较重,一般减产在20%以上,甚至绝产。
中发生区:主要包括萝北、绥滨、鹤岗、富锦、桦川、集贤、佳木斯、汤原等县(市),处于松花江下游,土质肥沃,大豆轮作周期短,线虫繁殖速度快,但该区气象与土壤条件适合于大豆生长发育,大豆耐病性较强,因而危害程度相对重病区较轻,一般减产10%~20%。在干旱年份也会出现大面积严重减产或绝产。
轻发生区:其它地区都属于轻发生区。这些地区土壤较肥沃,适合于大豆生长发育,配合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因此受害较轻。而在盐碱区和重迎茬地仍可造成严重危害。;发??与防治; 大豆根结线虫病 ;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大豆灰斑病;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大豆紫斑病;大豆褐斑病;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大豆褐纹病;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大豆菌核病;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大豆霜霉病;防治方法;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茎及荚,也为害叶片或叶柄。苗期子叶染病 现黑褐色病斑,边缘略浅,病斑扩展后常出现开裂或凹陷;病斑可从子叶扩展到幼茎上,致病部以上枯死。茎部染病 初生褐色病斑,其上密布呈不规则排列的黑色小点。荚染病 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叶片染病 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 ;发生与防治;又称细菌性叶烧病。
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主要侵染叶片、豆荚,也可为害叶柄和茎。叶片染病 病斑初呈浅绿色小点,后变为大小不等的红褐色病斑,直径1~2mm,因病斑中央叶向组织细胞分裂快,体积增大,细胞木栓化隆起,形成小疱状斑,表皮破裂后似火山口成为斑疹状,发病重的叶片上病斑累累,融合后形成大块变褐枯斑,似火烧状。豆荚染病 初生红褐色圆形小点,后变成黑褐色枯斑。 ;防治方法;大豆病毒病;发生与防治;大豆疫病;大豆食心虫;发生与防治;大豆蚜;发生与防治; 豆根蛇潜蝇;发生与防治; 豆芫菁;大造桥虫;豆天蛾;草地螟;豆卷叶螟;人纹污灯蛾;谢 谢 !
再 见 !
2007年12月;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商务
图标元素;;;;;;商务
图标元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