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版) 王庆生 第三编.ppt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版) 王庆生 第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常生活书写与基于口语化的表达性是新美学的两大标识,也是“民间写作〞的根本内质。 伊沙诗歌的日常性和口语化极具代表性,充塞着大量波德莱尔式的丑、恶或滥俗的题材与现象,比方收尸者、梅毒、酒鬼、交媾、死亡、法西斯、野史、乞丐王等。 3、“知识分子写作〞与臧棣 “知识分子写作〞是后朦胧诗的主要构成局部或者“90年代诗歌〞的另一称谓,因为早先由一批诗人、批评家所称的“90年代诗歌〞,事实上即是指“知识分子写作〞。 “知识分子写作〞主要代表诗人有王家新、西川、欧阳江河、张曙光、肖开愚、孙文波、臧棣、西渡等。 臧棣〔1964— 〕,生于北京。 著有诗集?燕园纪事??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等,编有?里尔克诗选?。 臧棣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诗人。 4、“中间代〞与“70后诗群〞 “中间代〞这一概念指称的代际为“60后〞,因为正是“70后〞诗人群体的崛起,在“第三代〞与“70后〞之间似乎出现了一个空白地带,于是“中间代〞便填充其间,成为一个醒目的诗歌代际标识。 “中间代〞在时间上介于“第三代〞与“70后〞中间,虽未直接参与“第三代〞诗歌运动,但大都受“第三代〞诗歌影响。 女诗人安琪是“中间代〞最有力的命名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70后诗群〞那么是先于“中间代〞的一次自我命名行为,它以2001年1月黄礼孩在广州推出“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歌展〞作为一代人崛起的标志。 黄礼孩是“70后诗群〞自我命名、自我整合的最重要的推手,他凭一己之力创办了?诗歌与人?,也凭自己和这本刊物的强力推进,将“70后〞这一群体楔入了当代诗歌的幅员。 5、网络诗歌写作 1991年王笑飞创办的“中文诗歌通讯网〞是第一个专门性的中文诗歌网站。 网络诗歌写作在即时、自由、开放的书写空间里,具有某种游戏性和泛诗化倾向。 网络语言的出现与运用是网络诗歌的又一特点。缩写词、变构语、假借语词、戏仿语句……许多网络用语嵌入诗句或诗的标题之中,不仅仅是形式,它已深入到诗的肌质。有的诗运用网络符号,为网络诗歌带来别一种形式意味。 网络诗歌及相关网刊与传统诗坛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比方有些诗歌社团、流派或者诗人与某个诗歌网站或论坛发生互动效应。 网络诗坛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曾经发生数次诗歌命名与论争事件。 据统计,仅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网上具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写作命名就有近20起,包括下半身写作、垃圾派、低诗歌、荒唐写作、废话诗、灌水写作、民生写作、俗世此在写作、物写作、非诗主义、感动写作、完整性写作等。 七、归于平静的散文创作 1、“热〞过之后的散文创作 新世纪以来,在经历了“散文热〞之后的散文创作逐渐“降温〞,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开展时期。纵观新世纪十来年的散文创作,作品的数量仍在持续增长。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散文成为了一种“全民创作〞的文体。 最足以表达世纪之交散文创作连续性的当数所谓“老生代散文〞 。 老生代散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老作家或艺术家所写,如陈白尘、萧乾、柯灵、黄裳、杨绛、施蛰存、黄永玉、黄苗子、郁风等; 一类是老学者所写,如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贾植芳等。 90年代,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散文的盛行,引发了一阵文化散文的创作热潮。 余秋雨之后,王充闾那么掮起了“大文化散文〞的旗帜,把文化散文引向更加宏大、深邃的历史深处。“大文化散文〞追求散文的“大气魄〞“大境界〞“大格局〞“大历史观〞“大主题〞。 乡土散文创作一直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新世纪的乡土散文表现出两种情感趋向: 第一,对农民身份的强烈认同和回归。 第二,对正在消逝的传统乡村的叹惋和悲歌。 “新散文〞是新世纪散文中一个引起争议的散文概念,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以祝勇、张锐锋、于坚等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倡导“综合写作〞“主体个性〞“主题多义性〞等理论主张的散文创作群体。 “新散文〞作者以先锋姿态进行散文革命,他们努力恢复散文的个性表现,主张“跨文体〞的写作,借鉴小说等文体的理论,从“叙事学〞“精神分析〞“生命本体〞“人格主体〞以及“陌生化〞等角度来深化散文的创作和研究。 麦家小说的叙事视角比较丰富,多重视角讲述事件,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叉表达,既有故事内的叙事视角,也有表达者以故事外的个人视角讲述故事、评价人物,有回忆,有穿插,有日记,有采访,有评述,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已成为麦家重要的小说技巧。 麦家小说一方面以曲折的故事取胜,另一方面,作者挖掘人性的深度和揭示人生主题的深刻,使其区别于一般的通俗小说,表达出较高的文学价值。 麦家的小说文字简洁,少有心理描写和长句子,人物轮廓鲜明,线条简括,常常使用镜头式的语言交代主角、描写景观,文字描写画面感很强,这些正好契合了麦家小说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实用电子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