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标准化推动淮安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市场化和社会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许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何实现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传统自然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如何将市场对农产品的具体需求(如品种、规格、加工、包装、质量、品牌等)量化为农民可以操作的标准,农业生产从源头到最终产品,都需要以标准化为基础。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要使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一样成为真正的标准化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至关重要。淮安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早在2000年,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2002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为淮安传统农业向现代优质高效农业转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江苏省淮安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农林、畜牧、水产等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着力培育农产品名牌,扩大农业标准推广应用范围,加快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市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农业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兽药使用准则等农业标准248个,已建和在建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2个。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9.9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8.4%;农民人均纯收入7233元,比“十五”末增长79.7%[1]。
一、建立农业标准体系,促进淮安养殖业健康发展
自2001年盱眙县提出了“小龙虾、大文章,小龙虾、大战略”后,“盱眙龙虾”的品牌越来越响,养殖面积和规模也不断扩大。质监部门适时将标准化手段介入,从苗种放养到科学捕捞,从运输到加工的生产各环节,建立了全程质量控制,形成“养殖示范化,项目产业化,管理标准化”机制。2006年淮安市盱眙质监局开始组织起草“盱眙龙虾”相关标准,在收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20余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和优势,制定了DB32/T931—2006《盱眙龙虾》、DB32/T1578—2010《地理标志产品盱眙龙虾》江苏省地方标准和一批企业标准,形成了与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融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2007年盱眙县“无公害克氏原螯虾养殖”省级标准化示范区获准立项开始建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工作模式,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和深加工,实现了养殖加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变、由单一性养殖向产业化经营的转变,到项目验收时,已初步建成克氏原螯虾养殖基地1.33万hm2。2009年,盱眙龙虾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加大保护力度,尽早开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识的使用,市、县质监部门已推荐江苏盱眙满江红龙虾产业园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使用单位申请上报。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效应逐渐显现,目前盱眙县有20多万人从事龙虾养殖、加工和销售,并带动龙虾调料制作、旅游及产品开发、餐饮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已形成年产近20万t、销售额突破35亿元的生产规模,“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达60亿元[2]。几年来,淮安市相关单位还陆续制定并实施了DB32/T398—2000《稻田养殖青虾操作规程》、DB32/T456—2001《商品肉鸽饲养管理规程》、DB32/T627—2003《伊乐藻养蟹技术规程》江苏省地方标准和Q/320801BHS001—2012《畜禽预混合饲料》等企业标准,起草了《洪泽湖鹅饲养技术规程》、《水体循环利用生态养殖技术规范》、《EM菌鱼塘应用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均已送审),完善的标准体系为淮安养殖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级新淮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共建成基础母猪扩繁场7个,苏淮猪养殖数量20多万头,“苏淮猪”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新品种,项目实施共为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3]。
二、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
标准化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养殖业,在种植业上,标准化同样做出了很大贡献。淮安是水乡,十分有利于藕的种植,洪泽有河藕,金湖有莲藕,涟水有浅水藕,做大藕产业已经成为淮安市种植业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针对不同藕产品各自的不同特点,市、县两级质监部门积极帮助收集、制定、推广农业技术标准,共收集有GB18406.1—2001《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NY/T5239—2004《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NY/T837—2004《莲藕栽培技术规程》、NY/T1044—2007《绿色食品藕及其制品》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DB32/T547—2008《莲藕》、DB32/T548—2008《莲藕栽培技术规程》、DB32/T886—2006《有机藕生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