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13 日积月累、文本积累提分卷附答案.docVIP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13 日积月累、文本积累提分卷附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 NUMPAGES5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13 日积月累、文本积累提分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一选。(6分) 1.下列谚语中,不是关于秋天的一项是(  ) A.立了秋,把扇丢。 B.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C.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D.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2.下列古诗与诗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鹿柴》——王维   B.《雪梅》——卢钺 C.《出塞》——王昌龄 D.《夏日绝句》——王翰 3.下列名言蕴含的道理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二、读一读,连一连。(6分) 机不可失         驷马难追 差之毫厘 祸从口出 病从口入 时不再来 一言既出 谬以千里 三、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成语、诗句、名言。(28分) 1.我爷爷虽然已是八十岁高龄,但他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点儿都不显得__________。(填成语) 2.我走在空阔的山林中,望着绿绿的青苔上细碎的柔光,不由 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问题和观察事物时,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也各 不相同,正如苏轼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中秋节的夜晚,我们一家人聚在院子里赏月,想到了月宫中 的嫦娥一定非常孤单,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碧海青天夜夜心”。 5.站在这片古战场中央,我想起了那些征战的将士,耳边仿佛 响起了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同桌总说自己笨,老听不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我就引用 唐代韩愈的话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 惑?”从此,他不懂就问,成绩也上来了,正如宋代陆九渊 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疑则有进。” 7.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学会 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四、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分) 1.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上。 (  ) 2.《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 虫记》。 (  )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呼风唤雨”是指20世纪是科学技 术空前辉煌的世纪,科学技术的革新给人类世界带来巨大变 化。 (  ) 4.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盘 古开天地》就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来源的一种解释。(  ) 5.“害怕、生气、不知所措、提心吊胆、目瞪口呆、心急如焚” 都是写心情的词语。 (  ) 6.书信的格式是:称呼、正文、结尾、日期、署名。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8分)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____________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 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 说的“____________”的含义,从而立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们学了两则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故事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纪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飞卫是一个 __________的人,扁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蔡桓 侯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________,雷达 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发出的______________,雷达的________就像蝙蝠的耳朵。 4.《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________。文章先介绍爬山虎的 ________,再介绍爬山虎的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海洋书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