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8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知识点考点期末复习提纲详细版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机械运动
一、基础知识
1.时间测量
国际单位:秒(s)
其他单位:时(h)、分(min)
单位换算:1h=60min,1min=60s
测量工具:停表、秒表、石英表、日晷
2.长度测量
国际单位: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单位换算:(两条线)
从左往右×103;从右往左×10-3
从左往右×10;从右往左×10-1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1)会看: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
(2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若该刻度尺是厚刻度尺,则应该将其立放;
(3会读:读数时,视线应该正对(垂直)刻度线,且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会记:记录数值时,要同时记录数值和单位。
注 意:(1)在计算长度时,计算的结果应与测量值的读数保留相同的位数;
(2)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并不是测量工具的精确度越高越好,应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多算少)、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三角板刻度尺配合法等。
常考长度: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cm;课桌的高度大约为0.75m。
3.测量误差
定 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的比较:
区别
测量误差
测量错误
产生原因
①不同测量者读取的估计值不同;②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
减小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
①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③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4.机械运动
定 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参照物:人们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注 意:(1)参照物的选择是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2)不能选取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择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不同。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3)物理学中是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5.速度
定 义: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表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 式:v=st ,变形s=vt
基本单位:米/秒(m/s)
其他单位:千米/时(Km/h)
单位换算:1 m/s=3.6 Km/h(看似小的反而大)
常考速度:人步行的速度1.1m/s ;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m/s;人跑步的速度大约是10m/s。
6.匀速直线运动
定 义: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公 式:v=s
图 象:
注 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任意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它的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大小可用公式v=st 进行计算,但是v与s和t无关,不能说v与s成正比,或与t成反比。对匀速直线运动而言,v是一定的,
7.变速直线运动
定 义: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注 意: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可用公式v=st 计算平均速度来粗
二、重点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v=s
(2)测量工具:停表和刻度尺
(3)实验时,斜面应该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时间;
(4)使用金属板的目的是便于记录时间;
(5)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经过整个斜面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即
第2课时 声现象
一、基础知识
1.声音的产生、传播与接收
产 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传 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当温度相同时,v固v液v气。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接 收:声波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该振动信号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到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可以利用骨传导的方法听到声音。
回 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使人再次听到的声音。
人耳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最短时间是大于0.1s(人耳距离障碍物至少大于17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其原理是s=1
回声和原声叠加可以加强原声,所以在室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部调动审批表(模板) .pdf VIP
-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doc VIP
- 民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IEC 61133-2006 车辆组装和运行前的整车试验规范(中文).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课件(共24张).ppt VIP
- 2025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pdf VIP
- 2024年执业助理医师(临床)考试备考重点题库(600题版).doc VIP
- 2023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备考重点题库(600题版).docx VIP
- 临床研究答辩.pptx VIP
- 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教程全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