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死后的民间传说故事.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拯死后的民间传说故事 包拯死后,关于他的民间传说非常多。而且他生前的事迹也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影视剧,从此包青天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可谓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文曲星,关于文曲星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文曲星下凡之后便是包公,话说包公的脸是黑的是因为文曲星在下凡前拿错了脸谱。 那时候,玉帝派赤脚大仙下凡普度众生,于是他下凡后成了宋仁宗,宋仁宗出生后哭闹不止,是因为赤脚大仙大吵着要玉帝派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于是玉帝派他们去南斗星君那里领脸谱下凡。那个时候南斗星君正在兴致勃勃的下棋,没有时间理他们。文曲星等得不耐烦,就随手在南斗星君的脸谱袋里抓出来一只脸谱便下凡去了,谁知那个脸谱是武士的脸谱。所以阴差阳错下凡后的文曲星成了武士的黑脸,相反武曲星成了白脸。 另有传说,说包拯死后玉皇大帝封他为禄神,主要职务是监督人间有无冤假错案。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是写文章为主,所以那些文人便以禄神作为崇拜的对象,所以禄神也可以称为文神。 包拯死后便是阴间的阎王,掌管着人类的生死轮回。在迷信说法中,人死后,要接受阎王的拷问,包公在阴间专门处理阴间的案子。也有书中写过包拯扮阎王爷审问“狸猫换太子”的案子。包拯为人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公正不阿,在阴间或阳间都是正义的化身。 包拯,字希仁,出生于官僚家庭,深受父母的喜爱,包拯在长大后也十分孝敬自己的父母。包拯的青年的时期曾经刻苦都市考取了进士的甲科,之后又不断有了新的职位,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曾经担任过的官职吧。 包拯在二十九岁的那年,考取了进士甲科,便派到建昌县担任知县的官职。但是由于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亲,他选择了辞去官职赡养自己的父母,知道父母亲死后,才又开始他的做官之路。 等到父母都离世后,这时的包拯已经四十岁左右了,他到了天长县担任知县一职。康定元年,包拯又担任了端州的郡事。端州是出产砚台的地方,每年都向朝廷进贡,虽然砚台的产量很多,但是由于豪强官吏的扣押,成为了百姓的负担。于是,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按规定向朝廷进贡。而他到离开端州都未曾用过砚台。 庆历三年,朝廷把包拯调到了开封,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为朝廷的外交提出了不少的意见,还曾经出使到契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庆历六年,包拯又被调任为三司户部的判官,不久之后,又担任陕西、京东等地方的转运使,负责财务、监察方面的事务。两年之后,又被朝廷召回开封,晋升为户部副使。在这期间,他前往河北解决了军粮的问题,又到陕西解决了盐业的问题。由于出色的表现,又被升任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包拯,后世称之为包青天,只因他在做官时刚正不阿,清廉为民的事迹而被当时和后世所称颂。他出生于官僚家族,做官时不贪污腐败,也不避亲属,在他心中只有法这个字,民间也有信仰,说包公在阴间也是审判官。关于包拯自己写过的诗词并不多,但是后世人为包拯写过的诗词却不在少数。 包拯在世时写过一首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先哲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整首诗的意思大概是说:清心是治理自己的根治所在,正直不阿是为人处世的要诀。弱小笔直的树干以后一定长成国家的栋梁,千锤百炼的钢铁一定不能做成弯钩。仓库里要是堆满了粮食,老鼠和麻雀一定会喜欢,田里要是一根草也不生长,兔子和狐狸也会忧愁自己没有粮食吃。 史书上会记载着古人很多名言诗词,做官的话就要做好官,千万不要留下不好的方面,被世人唾弃。这也是包拯为官的座右铭。他写的这首诗不仅劝告为官之人要清廉,也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好官。显然,看后世对包拯的称赞就足以证明包拯做到了。 宋朝有一首无名氏写的诗词,他赞颂包拯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心中只有百姓和国家。尽心尽心,从来没有向任何势力低头。这样的盛名值得永存历史,永远也不会消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亦起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湖北亦贤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1023MA4F181CX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