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 15 道)
一、 积累展示。
1.《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 .《雪梅》这首诗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这句诗与“尺
有所短,寸有所长”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相似。
3.《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4 .《蟋蟀的住宅》是 ___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______写的一篇观察日记。文中采
用了______的手法,分别介绍了 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5.请积累两句与秋季的天气相关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尺有所短, ______________。
(2)机不可失,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祸从口出。
(4)比上不足, ______________。
2. 学习了《滴水之恩》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滴水之恩能 _____________,永久
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
3. 学习了《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后,如果看到有同学浪费时间,你会对他
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在课文中出现的警
句。
三、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讲述了炎帝的女儿 ____________,因为在
____________淹死了,所以化为精卫鸟用 ________和________填塞
1 / 7
____________的故事。
(2)《普罗米修斯》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 ________,宁愿忍受严厉惩
罚的故事,颂扬了普罗米修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精神。
四、 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 《题西林壁》是___代诗人 ____,这首诗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学期学了一首李清照的诗是《 ______》,本首诗写到活着做人中豪杰,死
了做鬼中英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情感。
3. “________________”,你既然已经答应了他,就要遵守诺言。
4. 秋风一吹,下起了秋雨,天就变冷了许多,老师说:“ _________,
________。孩子们,你们要注意添加衣服,可别感冒了。”
5. 如果你的好朋友将要去外地读书,为此他闷闷不乐,看到这情境,你会用我
们学的唐代高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好朋友,激励他。
五、 课文精彩内容回放。
1.《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 ____________。词中通过描写茅檐、青
草、翁媪、三个儿子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乡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抒发了词人 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 .《天窗》叙述的是孩子们借助自家的那一方 ______观看屋子
________________,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接触和
了解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3.《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