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及答案.docVIP

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1 藤野先生 1.这篇文章在时间上,前后跨越了二十年;地点由国外到国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又都有许多变迁;因此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必然很多。但仔细读来,主要两个人物:一是藤野,一是作者。试分析这两个人物的艺术形象。 答: 藤 野 作 者 (1)衣着简朴 (1)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 (2)为作者精心添改讲义 (2)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3)当面订正解剖图 (3)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4)为作者勇于解剖尸体而高兴 (4)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 (5)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6)与作者的惜别 2.这篇文章着重写藤野先生,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的?答: 举 例 思想品质 1 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抄的讲义 表现先生工作认真负责 2 纠正“我”绘的解剖图 表现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 3 对“我”敢于解剖尸体感到放心 表现先生热情诚恳 4 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表现先生的求实精神 3.这篇文章既然重点写藤野先生,从文章内容上看,写清国留学生的所作所为;日本“爱国青年”的所作所为,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大关系,认真思考,这些内容与叙写藤野先生有何关系?   答:本文记叙抒情的对象是藤野先生,但在五千字的文章里,正面写藤野先生的不过两千字,其余文字表面看来与藤野没大关系,但实际上“形断意连”,笔笔都是为了衬托藤野先生。总体来看,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和日本“爱国青年”,是在写与藤野相识、相交、相别的社会背景。   4.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 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曰本学医的。   (2)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去往仙台见到藤野的缘由。   (3) 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4)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对藤野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决心弃医从文是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2 我的母亲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答: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性格特点?   答: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1)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2)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3)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4)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5)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性格特点: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答: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在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答: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1.“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它还有什么其它含义?   答:“我的第一本书”还表明了这第一本书在作者人生中的分量。 2. 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两句话“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答: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人不能忘本”的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既是作者的课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